
当一条地铁承载了足够多的历史,那么它就不再只是一条单纯的通勤交通工具。
作为目前在老城内(明城墙范围)穿行里程最长的地铁,5号线北段有着浓浓的历史底蕴。方家营站、静海寺站、盐仓桥站、三山街站、石门坎站、新亭路站、吉印大道站……南京地铁5号线的30个站点,使用了地铁站所在地附近的街巷、地区地名。一个个地名有些仍在,有些只剩下遗址和传说,不过无论如何,乘着地铁感受南京的文化记忆,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穿越史书
站名里有“历史书签”
5号线的30个站点,恰似30枚历史书签,串联起南京城1600年的风云变幻。这条钢铁动脉不仅运送着现代都市的人流,更流淌着古都的文化血脉。

位于江宁区的新亭路站和东山路站,就是来自六朝地名“新亭”“东山”。
“新亭”地处六朝时的南京城南,此地靠近长江和秦淮河,原为一座依山而建的防御城堡——新亭垒。东晋初年,新亭又成为名士游宴的场所。

“新亭”和东晋丞相王导有关,另一个5号线站点“东山站”则记录着与王导齐名的东晋丞相谢安的故事。
“东山”又名“土山”,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西北部,秦淮河东岸。早在东吴时期,“土山”之名就已经出现。东晋时,谢安直到40多岁才入朝为相,他发现土山与他早年隐居的会稽东山很像,就将土山改为东山,并在山间营建别墅,常与友人在此相聚。

史料记载,谢安正是在江宁的东山运筹帷幄,指挥打赢了淝水之战。东山一直是江宁地区的名胜,因为谢安,此地诞生成语“东山再起”,东山的景观“东山秋月”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除了“新亭”“东山”,还有与孙吴时期开凿的运粮水道有关的运粮河站、前身为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队驻地的神机营站……如果将这条线路放在南京的历史长河里,以30个站点的名称为时光坐标,你会发现地铁5号线也串起了南京1600多年的岁月,折射出这座古城历史诸多历史片段。实是妙哉!

古道印记
站台里藏着“时间胶囊”
你可知道,南京甚至将千年古道放进了5号线的站台里?

南京地铁5号线全线通车,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夫子庙站的两段千年古道。它们像被封印的“时间胶囊”,静静躺在站厅的玻璃展柜下——宋代的车辙、明清的砖石,层层叠压,仿佛一部摊开的城市传记。

2021年,考古团队在此发掘出85处遗迹,包括宽8米的青砖官道、排水沟和锁边石。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砖块并非杂乱堆放,而是严格遵循古代“侧立错缝”的铺法,与现代地铁轨道的精密排布形成奇妙呼应。

城市发展疾驰向前,南京始终将文化根系紧握掌心。站点规划的“让路”,保留了夫子庙地下未被惊扰的文明密码;如今,换乘站内的“共融”,则让沉睡的砖石成为城市记忆的讲述者。
当乘客步入站厅,就可以近距离凝视这些承载了无数古人足迹的砖石。它们不再是博物馆中隔绝的展品,而是成为现代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与飞驰而过的地铁列车一起,无声讲述着城市从古至今生生不息的故事。

串珠成链
沿线打卡“宝藏地标”
南京地铁5号线,也串起了超多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宝藏地标”。
走出方家营站,步行几分钟就能抵达下关火车主题园,废旧铁轨、复古火车头、老式信号灯……工业风与江景碰撞出独特魅力。

不远处能望见南京长江大桥,与映虹桥横亘眼前,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畅达在此交汇。

朝天宫站开门见胜迹,感受“金陵第一胜迹”的魅力。

三山街站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夫子庙站出发即可来到秦淮风光带……仿佛一脚来到了古金陵。

在青春广场站,这里的站厅墙面用现代陶瓷、吹制玻璃等材质和艺术手法描绘了近现代女性的画像。有不少身穿旗袍的市民前来拍照打卡,称这里有着别样的金陵老味道。走下青春广场站,旗袍的婉约身影与玻璃幕墙上的女性画像交相辉映,新与旧、动与静在此刻和谐共生。

这或许正是5号线最动人的隐喻:它并非将历史封存于展柜,而是让尘封的砖石、湮没的地名、消逝的传说,重新回到城市的日常脉搏中。乘客匆匆一瞥间对古道的凝视,孩子们指着“东山站”牌追问典故的好奇,都是对这座城市记忆最鲜活的守护。

轨道延伸之处,文脉生生不息——5号线,正以现代的方式,带着古都的印记,驶向未来。
综合自南京发布、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江苏文脉、江苏民政、南京城建观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姚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