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已成小儿外科的常态化。“手术当天就出院,真的安全吗?”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顾虑。南京儿童医院外科行政主任、河西日间手术病区主任陆如纲解答道:“日间诊疗模式是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术前、术中、术后的流程优化,让孩子入院当天手术,术后当天回家。”
“入院-手术-出院”24小时内完成,如今,这种高效的手术模式每天都在南京儿童医院上演。“特别是寒暑假,我们病房就开启了‘高速’模式,从早上7点第一批孩子入院,到晚上9点将病房里的最后一个孩子送出院,每天都有将近六十个孩子在这里顺利完成治疗。不让他们在医院过夜,就是设立这个病区的初衷,”河西日间手术病区护士长陈婷说。

术前准备做细做实,让家长少奔波、不慌张
目前,南京儿童医院两院区日间手术病区主要开展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例如疝气、鞘膜积液、腺样体扁桃体肥大、骨折后内固定取出等。这些手术家长通常会集中选择暑期来做,因此日间手术病区联合门诊部早早就“动了起来”,于6月初就启动了暑期手术的前序接待,并通过整合院前流程,一站式解决家长需求。
“我们把很多以往需要患儿住院走的流程放在就诊当日进行,尽量可能把工作做在手术前面。”陈婷护士长介绍。带着儿子来找陆如纲做鞘膜积液手术的王女士说到,“我们上午刚看完门诊,下午手术日就安排好了,术前检查做了,麻醉评估过了,住院手续也可以在小程序上办理,不用再来医院了,特别方便。”王女士提到的各项流程,除了检验检查需前往相应区域,其余均可在外科诊区内的同一区域完成。医院还在该区域内设置了日间手术中心接待室,由病区护士提供手术咨询、术前宣教、病历问询等工作。此外,护士长还会在手术前一日建立家长沟通群,在群中告知次日手术注意事项,提醒做好术前准备,推送相关科普视频等,打消了家长术前慌张和对日间手术的忧虑。
个性化定制手术流程,让医疗更精准、更温暖
上午十一点多婉婉(化名)被送进了手术室时,本以为家长和孩子会因为长时间的等待而不耐烦,却被告知他们十点多才来,没等多久。原来日间手术病区的入院是分批次的。陆如纲主任解释到:“手术总得一台一台做,如果安排患儿同时入院,一方面靠后的患儿等待太久,另一方面早上入院办理的压力太大,所以我会让孩子分批入院。”那么,这么多患儿谁先谁后,陆主任在其中也有些巧思。第一批入院是早上7点半,他就会优先安排住得近的、年纪稍大的孩子先来;而外地的、小月龄宝宝则可以安排在10点入院。家住淮安盱眙的婉婉就是今天的第二批小患者。

“为了让孩子术后能够尽早达到出院指标,医生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上也做了很多努力。”陆如纲介绍,“首先是微创技术,小切口+精细操作,尽可能降低创伤;其次是精准麻醉,不同手术不同麻醉方式,不同孩子不同麻醉剂量,让孩子在术后尽快苏醒;以及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加持下,通过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最终让孩子快速康复,当天就能出院。”
术后孩子出院了,但医疗服务一直都在
“同事家孩子五年前来做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住了一周,这次医生说手术当天就能回家,我还有些不信,没想到下午2点多护士就来喊我们办出院手续。”亮亮(化名)的爸爸欣慰地说到。“家长听说既安全有效,又能少住几天院、少请几天假、少花一点钱,就果断选择了日间手术。”耳鼻咽喉科陈文博副主任医师如是说。
办理完出院,护士又详细交代了术后注意事项和居家护理方法,并嘱咐,“孩子有任何情况,随时在家长沟通群里问,我们会有医护及时指导你们的。”陆如纲表示,医院针对日间患儿还制定了绿色通道流程,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确保患儿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互联网+上门服务”也为日间手术提供了有力保障。上门换药、康复指导、病情随访等工作,以“医护麻”上门服务,实现医疗照护精准对接。“经过大量的术后随访,我们发现日间手术模式不仅没有‘延误’患儿的康复,甚至让他们更快地好起来了。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回家后吃得好、睡得安、心情好,自然恢复地很快。”陈婷护士长说到。
从2016年南京儿童医院首次在河西院区成立日间手术病区;到2019年8月进一步扩建病区,设立专职医生及护士,扩充床位数,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再到2023年,广州路院区日间手术病区成立,两院区核定床位数达85张,参与日间手术的医生达超百人,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据医保办公室统计,随着日间诊疗模式的壮大和发展,每年可以为医保基金节约1000万元以上。
通讯员 张艾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