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儿童暑期就诊高峰,外科的择期手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专科病人的复查,让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量明显上升,但以往一大早门诊大厅人满为患的候诊画面却没有出现。

2岁的安安(化名)咳嗽了十来天,妈妈便带着来到南京儿童医院内科门诊,没想到1小时内就完成了全部的诊疗过程。“这就是智慧医疗服务带来的便捷,通过号源的精准配置、预约叫号规则的优化让家长少排队、少等待,高效就医。”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殷文娓娓道来。
创新号源配置方式,让更多人看上病
殷文介绍,儿童医院开设了很多特色的专病门诊。原先医生出诊时需要对不同专病号源进行分配,这就造成了需求旺盛的专病门诊患者抢不到号,而需求少的门诊号源浪费,出现一边热火朝天,一边门可罗雀的景象,一定程度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此,医院提出了以医生为中心的“共享号源”管理体系,将同一医生的不同专病号源纳入统一号源池,家长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任一专病,只要总号源池存在剩余即可完成挂号。“共享号源”模式既保证了患者精准定位所属专病门诊,又保证了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种创新的号源管理模式是南京儿童医院在南京地区率先开展,有效实现了“一源多用”的灵活挂号。
此外,“线上退号”+“候补挂号”功能的配合也进一步提升了号源的利用率。“儿童就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可预期性’,临时退号的情况经常发生,”殷文说到,“我们首先开放了线上及时退号,只要没到预约就诊的时间段,挂了的号都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方便退号。为了把退号释放的号源充分用起来,今年4月又上线了候补挂号。特别是热门号源,有效提高了家长挂号的成功率。统计数据显示,仅7月就有18000多个号源候补成功。

优化预约叫号规则,让患儿少等待
熬夜抢号、起早报到……在南京儿童医院已成为“过去式”。自2024年1月起,南京儿童医院已将“0点放号机制”调整为“分时段放号”,将内科、外科、其余科室分别在提前七天的13点、14点、15点开放号源,避免了家长熬夜挂号的情况,也让有多科室就诊需求的患儿能够挂上号、接上号。“分时段抢号,同一天看诊,真是太人性化了。”来自安徽的陈女士有些激动地说,以往她如果想在同一天既看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顾威主任,又看耳鼻咽喉科的黄群主任,根本是不可能的。“两人同时放号,都要秒抢,我只能盯着一个号抢。但现在分时段放号,就可以13点先抢顾主任的,15点再抢黄主任的,来一次就能看两个专家。”此外,该策略实施后,预约挂号平台服务器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因瞬间抢号等数据过载引发的异常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分时段预约推行前,儿童医院的门诊常有这样的场景:七点多的诊室外早早围满了人,家长都想着早报到早看诊,结果候诊区人满为患,就诊等待时间也很长。
后来,南京儿童医院优化了预约和叫号规则,实施以半小时为单位号段的预约,完成预约即刻获取就诊序号。殷文主任表示:“家长只要在预约时段内报到,稍作等待就能按既定序号就诊,既提高了就诊效率,又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带来的潜在交叉感染。”随着分时段预约和叫号规则的不断完善,门诊病人预约后平均初诊等待时间逐步下降至二十多分钟。
智慧服务再升级,让便捷医疗触手可得
随着预约挂号的全面实行,有些家长却在挂什么号上犯了难,“孩子发热出皮疹挂什么科”“过敏原检测什么科能做”。
老百姓需要什么,服务就做什么。南京儿童医院由此展开了智慧服务升级行动,推出了“AI健康助手”导诊,家长只需输入孩子的症状,系统就会基于大量儿科医学病例训练的推理模型,结合年龄、病程等维度实时分析,精准推荐最优科室,一键直达挂号页面。“有困难,找儿医AI。已经成为当下很多宝爸宝妈们的习惯,我们也必须跟上‘这趟车’。”殷文主任说。
除了提供挂号指引信息,这个AI小助手会得还很多,“报告解读”就是目前最受家长欢迎的功能。内科诊区一位候诊的家长说道:“每次检查报告出来,各种红的绿的指标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有了这个AI解读,我们家长也能大致看懂报告了。”
目前,AI小助手解读的报告已超过30万人次,不仅方便了家长,也大大提高了医生的看诊效率。“现在有些家长对常见检验项目和指标的都能有个初步的判断,例如C反应蛋白高可能是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较低可能是免疫力低下,家长具备了一些医学常识,对我们医生而言也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看诊效率。”
门诊号源是医患关系的起点,手持终端是医患互动的桥梁。未来,南京儿童医院将不断提升智慧医疗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探索AI辅助医疗决策,让技术和算法为医疗提升效率,为服务增加温度。
通讯员 张艾萱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