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当校园遇上AI

紫金山新闻
2025-04-27 13:01
+关注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强势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作为培育未来人才的关键阵地,也正经历着AI带来的深刻变革。在南京市六合区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教育热土,正见证着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精彩实践。各所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AI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未来的智慧之门。

双语小学:AI赋能,上演课堂大变身

走进双语小学,可以看到因为AI技术的应用,课堂上发生的转变:老师不再站在讲台前单向输出知识,而是穿梭于学生小组之间,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如何用AI工具模拟古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这种场景复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更强。

副校长汪婷婷介绍说:“教师使用文本分析智能工具带领学生解码课文的叙事结构,这使得教学变得简单明了而精准。AI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改变就是使课本文字‘活起来’,让老师和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

当人工智能遇上甲骨文,AI如何助力读懂千年文字?去年,“画解甲骨文 融创新课堂”美术教研活动在双语小学开展。活动中,教师们特别运用了AI技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年级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用AI生成的视频课件讲解《出塞》,带学生“穿越”到古代边塞。人工智能进入校园,显著提升了教学体验。借助生动的AI教学视频,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诗词与中华文化的魅力。

学校还引入了xGO机器人作为创新教育载体,通过课程教学与竞赛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助力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更通过多元化实践塑造了其科学思维与协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与综合能力。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专长的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AI素养。学校还基于中国教育科学院主推的CFS教师教学评价量规表,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教学基本功等角度,给教师提出建议和意见。

广益小学:AI领航,机器人教育点亮校园

在广益小学的专用赛道上,几个机器人正按学生编写的程序巡线行走,六年级学生郭宇泽介绍着巡迹卡识别路线的原理。这是学校机器人社团日常训练场景,每周三、五下午,30多名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习机器人编程。作为南京市六合区最早开展机器人项目的学校,广益小学秉持“拥抱AI,智领未来”的教育理念,通过校本课程等多种形式让机器人教学覆盖各年级。

郭宇泽三年级加入广益小学机器人社团,最初他喜爱乐高机器人,后来发现编程是操控机器人的关键;从零基础成长为社团“编程高手”的许慕琛,靠的则是浓厚兴趣。如今,广益小学不断涌现出像这样的优秀学生,他们的身影常出现在科技竞赛上,包揽国家、省、市各级冠亚军,甚至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广益小学科技教育不断升级,2018—2020年先后成功申报南京市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市级STEM课程实验项目、南京市科技教育星光基地等,使其科技教育成为“闪亮名片”。校内机器人实验室、STEM专项教室等智能化空间,不仅支撑创新教学,更构建起互联互通的智慧教育生态。

在此基础上,一支跨学科的创新教师团队正在快速成长。这个参与创新教育和人工智能项目的团队,最初只有8名专职教师(科学和信息技术教师),现在已扩展到近20名老师,涵盖各个学科——懂机器人的语文老师、用AI当“助教”的数学老师、用DeepSeek活跃思政课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如今,广益小学正将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发挥优势项目机器人教育与竞赛的引领作用,以STEM项目为主要特色,强化传统科学课程与科技教育活动的信息化延伸拓展,形成了“一主干三支撑”创新教育架构。

六合中专校:上演“数智变形记”

走进六合中专校,AI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近年来,学校积极拥抱技术革新,拓展人工智能在师生发展、教学、实训、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数字化推动教学模式变革,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协同发展。同时,针对职业教育紧跟技术趋势的需求,学校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学新模式,将VR、AR、MR等先进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农业、机电等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实操场景,助力其深化专业知识学习与掌握。

在智能网联汽车实训体验中心,学校引入VR/AR技术,模拟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环境、传感器调试和故障诊断等关键场景。在这里,学生可借助VR设备,亲身体验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正常路况中乃至不同极端天气的复杂环境下的运行情况。实训中心还配备了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系统,支持“感知—决策—控制”算法的虚拟验证,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训项目,助力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

与此同时,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信息技术》也紧跟时代步伐。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计算机知识的传授,而是与时俱进地引入了人工智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校园里不仅能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同时对其技术创新的基础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六合中专校携手高新技术企业,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为支点,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农业教学创新平台——“数字孪生农场教学系统”与“植物太空舱种植系统”,为农业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其中,数字孪生农场教学系统是一款集教学、科研及行业应用为一体的创新产品,可有效解决现代农业教学与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这种“数字孪生+实体操作”的双轨模式,突破了农业教学时空受限的瓶颈。

AI赋能教育刚刚起步,六合已迈出坚实有力、成效显著的步伐,双语小学与广益小学在基础教育中创新实践,趣味十足,六合中专校深度探索职业教育……各学校通过技术驱动、创新引领,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给学生带来更优质多元的学习体验。未来,在AI助力下,六合教育将持续蓬勃发展,培育更多行业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来源:龙虎网、六合教育、今日六合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