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3月28日,恰逢中华鲟保护日,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工行政党支部在长江下游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卫欣,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瑾,教工行政党支部书记杨涵宇及支部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的技术人员对鱼种选择、放流时机等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下,教工行政党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细鳞鲴鱼种的特性和放流要求,同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分拣鱼苗,有的负责投放鱼苗,一尾尾细鳞鲴跃入江面,激起层层涟漪。此次放流鱼苗共计2000尾,均为人工繁殖培育,经过严格检疫和科学评估,确保能够适应长江的自然水域环境。

技术人员表示,增殖放流是补充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修复因捕捞过度等遭受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手段,今天放流的细鳞鲴鱼苗能有效调控水体藻类数量,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长江下游生态系统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本次增殖放流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更是一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深入践行,不仅深化了各位党员同志对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认识,更通过科学观测、规范放流和系统学习,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未来,人文学院各党支部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与各保护协会的合作,共同书写长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篇章。(通讯员 杨涵宇 郭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