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高新区企业朗坤智慧入选“全球工业大模型50强”—— 赋能工业互联网,释放AI+“乘数效应”

紫金山政务
2025-04-01 17:00
+关注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2025全球工业大模型50强榜单》。总部位于鼓楼区华侨路街道的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一款名叫“苏畅瑶光大模型”的创新产品,成功入选榜单,位列第15,在国内排名第6。排名在其前列的均是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

目前,我国工业正处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而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理解、生成和表现能力,成为推动工业智能化的关键力量,被称为世界工业行业发展的“加速器”。而在这个领域里,总部位于鼓楼区的朗坤智慧可谓“元老”级别的存在。

作为南京唯一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朗坤智慧早在2014年便在AI+工业应用场景进行布局和技术储备,构建了互联互通的全栈数智平台体系,自主研发了包含智慧监盘、设备故障预警与诊断、能耗优化等在内的AI+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运行规范到检修计划,再到工艺流程,朗坤智慧研发出的“苏畅瑶光大模型”,以AI技术驱动工艺参数的调优、设备和能源的管理,让沉默的设备“开口说话”,让沉睡的标准“活过来”,让分散的知识“流动共生”。

比如,在一家工厂里,工作人员如何快速掌握每个设备的“脾气”?怎样从上千条数据中揪出隐患?突发故障时,又该去哪找一份“不踩雷”的检修指南?这些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正被“苏畅瑶光大模型”用“聪明的大脑”一一解决。

“以前在工厂里处理突发情况,我们在处理时就像‘新手司机’开车上路,现在有了“苏畅瑶光大模型”,直接开启自动驾驶模式。”在朗坤智慧进行AI赋能的一家工厂里,运行人员张工告诉记者,他在进行机组巡检时,需要面对上千个设备参数,检修手册比字典还厚,查询信息堪比“大海捞针”。“而‘苏畅瑶光大模型’只需要5秒,就可以按需来调取《设备维护标准》里的相关条款,让‘新手’秒变‘专家’。”

在处理机械故障时,该大模型便可化身“数字维修专家”,模拟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对话,一边开展多维度诊断,一边帮助设备运维人员解决专业问题。

“它能进行设备的劣化分析、使用寿命的预测、自动生成备件采购建议,使得整个检修过程又快又简单,就像跟着‘导航’一样,设备维护成本大大下降。”朗坤智慧专家胡杰英介绍,“苏畅瑶光大模型”目前已广泛适用于电力、钢铁、建材、高端装备制造业、政务等行业领域,成为赋能行业提质增效的“利器”。“和未使用‘苏畅瑶光大模型’相比,使用后的设备知识利用效率和建模设计效率可提升30%,同时节省50%的检修方案制定时间。不仅如此,这款大模型还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与状态检修,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御’。”

据了解,与其他大模型相比,“苏畅瑶光大模型”在知识问答、智能建模、辅助消缺、经营决策等应用上表现尤为出色,涵盖了5000余个故障案例、2800余个机理模型和10000余份诊断报告,打造了一站式工业知识“智囊库”,不仅“懂”工业场景,还“懂”使用者意图。

近期,苏畅瑶光大模型还与DeepSeek-R1模型完成全场景纳管适配,全面增强工业知识库推理能力,成为行业内公认的精细领域的“专家”和通用领域的“杂家”。

近一年来,鼓楼区以“算法名区”建设为核心,通过推进“十大行动”打造算法、算力、数据融合的产业生态,发起“百模千智进万企”行动,计划赋能超万家民企数字化转型,为朗坤智慧等本土企业提供了技术协同与市场拓展的强支撑。

通讯员 俞堃 滕毅 姚霓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