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亿欧元的丹麦丹佛斯集团南京园区正式运营|全球能效“巨头”对宁投下“信任票”

紫金山政务
2025-04-23 20:55
+关注

4月23日,全球领先的能效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自丹麦的丹佛斯集团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亿欧元新建的南京园区正式启用,成为丹佛斯本土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的经营理念下,丹佛斯集团持续看好在宁发展,在2020年初次投资的基础上再度“加码”,将为区域高端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前景+信心”双赋能下,南京再次赢得知名外资企业的“信任票”。

已开启大规模“试生产”,未来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丹佛斯集团是丹麦最大的跨国工业制造公司之一,创立于1933年,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其主要产品包括交流驱动器、燃烧器组件、压缩机等各类工业产品。目前,中国是丹佛斯集团全球第二大区域销售市场和最大的采购市场。去年,该集团中国区销售额达94亿元人民币。

此次正式启用的南京园区占地26000平方米,拥有2600平方米的ISO 8洁净车间和制造先进功率模块的全自动生产线,已于今年3月成功开始大规模“试生产”,未来有望实现10亿元产值。

园区内共分两家工厂,分别是赛米控丹佛斯和丹佛斯Editron事业部。前者主要生产工业、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功率模块;后者主要生产电机马达等产品,为全球各地油田、海工、港口等重型设备的电气化提供系统性的高效解决方案。由其生产的PMI540平台系列电机功率可达1MW,是南京工厂独有产能。

“以南京新工厂作为中国运营中心,我们将持续投资未来,把我们的生产车间扩大到10,000平方米,使我们的生产面积翻两番,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赛米控丹佛斯沟通战略ESG 副总裁Mette Simonsen Nordstrom说。

从1500万元到1亿欧元,在宁投资“加码”

丹佛斯与南京的缘分要追溯到2020年。

当时,丹佛斯集团来到南京经开区租赁厂房,投资建设动力系统项目,总投资只有1500万元,主要从事船用新能源电机的生产。仅仅过了5年时间,该集团在宁投资的金额便达到1亿欧元,翻了足足50多倍,堪称“质的飞跃”。这背后,政府对于企业的大力支持功不可没。

“南京政府在支持我们项目建设方面的效率令人印象深刻,我认为这种专业支持,是丹佛斯决定来到南京、来到南京经开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赛米控丹佛斯总裁Dominic Dorfner说。

推动办好“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南京经开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有迹可循。

去年9月12日,赛米控丹佛斯公司正式向南京经开区提出申请,希望尽快完成项目竣工验收手续,启动设备搬入,以便及时投产、抢占市场。在接到企业诉求后,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设与交通局等各部门立即响应、协同办公,仅历时6个工作日,便将项目竣工验收手续全部完成,高效的“保姆式”服务令企业惊叹。

优质的营商环境如今换来了真金白银的成果与承诺。“我们将秉承‘根植中国,共赴未来’的原则,通过建立新工厂等具体行动,履行‘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的承诺。”Dominic Dorfner说。

携手南京,“碳”路未来

此次丹佛斯动力系统和功率模块两大核心业务整体落户南京,将助力南京经开区全力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同时为南京在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绿色”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未来,我们期待丹佛斯以南京工厂为支点,进一步释放‘链主’企业的引领效应,将更多高端项目、创新资源导入南京经开区,让更多全球合作伙伴汇集南京经开区,诚邀更多全球优秀企业与南京共创商机。”南京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丹佛斯此前在南京经开区,已成功尝试了和园区企业的“双向奔赴”。

去年,基于对彼此的深度了解与信赖,丹佛斯已和园区里的另一家“王牌”企业天加环境进行了合作。双方互相采购并使用了对方公司的“明星产品”,通过频繁交流走访,成为园区企业互相深度合作的典型。近期,这两家企业还围绕节能环保、低碳发展,开展新技术攻关研发,共同“碳”路绿色新未来。

Dominic Dorfner表示:“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南京新工厂的核心,作为绿电全覆盖的零碳园区,我们将凭借在工业、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帮助更多企业有效利用能源,从而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

通讯员 冯乐 朱丽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

视频来源 栖霞融媒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