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阅江楼上演实景剧本杀,身着汉服破解“阅江密码”;在秦淮河畔的江苏电视塔最高处举目眺望,将古都金陵的现代风貌尽收眼底;坐着“鼓楼号”旅游专线,穿越古今将名胜打卡收藏……
2月28日,鼓楼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在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召开。在会上发布的《鼓楼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中,这些文旅新“玩法”将在未来逐一实现。
因地制宜,升维场景“生态共振”
鼓楼风华,金陵明珠。鼓楼是南京的“城市客厅”,移步换景、漫步街巷,既能充分感受自然之美,也能近距离触摸文化脉搏。
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进一步就地取材,深挖“文旅宝藏”?
该《计划》中明确了要因地制宜,从山水城林、历史文化中挖掘鼓楼文旅的核心竞争力。《计划》显示完善区域旅游体系,聚焦产业规划、体验服务、交通建设等方面,多维度健全文旅“生态网”。
《计划》显示,鼓楼区将打造颐和路和五马渡南北两个游客中心,实现“南北两中心,范围全覆盖”的目标;整合清凉山地铁站等热门站点及新开通地铁沿线资源,推出“坐地铁游鼓楼”特色线路;尝试设立鼓楼旅游专线,以鼓楼公园、环红山动物园、12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外秦淮河、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等热门线路基础,实现旅游景点串点成线……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去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里的游客中心,拿一张“鼓楼攻略”,再坐着地铁畅游城市最高点、历史最深处、山水最胜景,再去五马渡乘船品略江河之壮阔,将美景收于眼底、美食品在舌尖,把有关鼓楼的美好体验烙印于心。
锦上添花,升级项目“内容为王”
在20世纪的格局里,作为信号传播建筑,318.5米的江苏电视塔以高度“一览众山小”。眼下,它将以高处观光台、文旅产业园、户外运动地等多功能性“华丽转身”,成为一处文旅“新地标”。
在原有项目上进行提档升级和创新性改造,为区域文旅“锦上添花”的巧思,在《计划》中还有很多。
在《计划》中,记者看到了一份详细的“升级清单”,即包含“阅江楼景区增设夜间项目”“宝船厂遗址公园和扬子江大道探索建设智慧运动带”“清凉山—国防园开展双拥馆建设”等现有项目的升级,也包含“推进大马路片区、下关滨江沿线、幕燕片区等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助力明清城墙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申遗工作”“加强与南大校史博物馆、南师大博物馆、南艺美术馆、南邮艺术馆等高校场馆的合作共建”等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为鼓楼文旅的跨越式发展激活“一池春水”。
这一发展路线得到了阅江楼景区执行董事娄旭艳的印证。“未来,我们将以数字化、沉浸式、定制化为主线,结合当下流行的VR技术和剧本杀等形式,将文化、旅游、数字经济串联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奉献一场具有鼓楼特色的文旅‘大餐’。”
业态蝶变,丰富体验“一网打尽”
鼓楼拥有众多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旅游消费潜力无穷。如何携手商、文、旅协同发展,打造“消费引力场”成为日后的“重点课题”。
“为此,大会上还发布十条有关提振文旅发展的相关举措,通过奖励性的政策激励辖区内的30余家企业和单位加入‘鼓楼文旅之家’。”鼓楼区文旅局副局长张楠说。
在华贸中心、金茂览秀城、宜悦里这样的Shopping Mall里融入文旅元素;在以青年人群集中的金银街、西桥、陶谷新村等区域里增设文创市集区……可以想象,织就诗画商脉,淬炼沉浸场域,一个多元共生的商文旅新“图景”就在眼前。
此外,该《计划》还提出活动加持,为鼓楼文旅发展“增色”。例如,邀请文化社科人士担当“鼓楼推介官”;开办文旅“小作文”征集活动;加强与重庆、武汉、上海等城市合作开发长江文化国际旅游线路;支持“百工造物”等非遗创新品牌……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7年达到“旅游特色更加明显、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体验更加优质、旅游消费显著提升”的目标,争取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消费达500亿元,全面实现鼓楼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鼓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