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开工!2025,南京“项”前冲!

紫金山新闻
2025-01-09 10:25
图源:视觉南京图源:视觉南京

开年,即开工

工开,就实干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今年南京初排市重大项目500个,投资规模同比增加,项目结构更趋优化,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7.9%。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建设就是谋未来。市发改委通报2025年全市重大项目“施工图”,各板块部署实施方案,全市上下将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将重大项目落地变为“实景画”。

冲刺投产

项目按下“快进键”

吊机伸展长臂忙碌作业

工人铆足干劲切割敲打

……

1月7日,俯瞰江北新区普立蒙产业化基地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1月7日,俯瞰江北新区普立蒙产业化基地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1月7日,位于江北新区的普立蒙产业化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处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项目监理徐齐指向施工区说,这里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大的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和装修工作,“我们计划3月份全部竣工,然后是项目验收,争取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总投资5亿元的普立蒙产业化基地项目自开工以来,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主楼主体结构的封顶,建设速度着实令人惊叹。目前,8层的生产基地主楼、4层的生产基地二号楼、6层的研发综合服务中心都已经拔地而起。

图源:南京江北新区微信公号图源:南京江北新区微信公号

对于普立蒙产业化基地项目的建成投产,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夏菲充满期待,“我们给项目验收预留了一定的时间,预计下半年可以正式投产,届时公司的产能将大幅提升,年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而且会增加近千人就业。”

说起普立蒙,就不得不提到“线”。在手术中,医用缝合线扮演着重要角色,曾经,国产医用缝合线长期由进口产品主导,想要突破壁垒,关键在于底层材料和工艺。成立8年来,普立蒙不断解决“卡脖子”难题,并自主研发产品多达20余项。

图源:南京江北新区微信公号图源:南京江北新区微信公号

其中,可吸收免打结倒刺线是普立蒙的王牌产品之一。金夏菲介绍,这根线由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可在人体内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这也就意味着患者无须拆线,大大减少伤口感染和人体排异风险,伤口愈合后,也不会留下蜈蚣伤疤。

在项目现场,金夏菲一边指向2幢生产研发楼和1幢综合楼,一边向记者介绍,“新项目落地投产后,普立蒙还将持续围绕可降解高分子原材料工程化制备和可降解医疗器械个性化加工两个平台,面向各临床科室需求,开发更高应用价值的可吸收系列医疗器械产品,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千亿产业高原

再添“高峰”

1月7日,江宁开发区白塘路10号,占地面积100亩的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为次日的主体结构封顶做精细化准备。“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从启动主体建设到主体结构封顶,用时8个半月,高质量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项目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中国电科院南京分院深耕南京发展十多年,目前有数百名员工在南瑞路8号办公。近年来,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亟须升级办公、实验室等设施。

寻觅新址的过程中,中国电科院相中了江宁开发区——这里是国内智能电网产业聚集度最高、企业总量和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基地项目于2022年2月签约,同年9月,注册资本达10亿元的国网南京新电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

紧接着,基地建设在地方政府、企业、建设方的紧密合作下进入“丝滑推进”模式:2023年被列入省重大项目,2023年3月土地招拍挂,2023年4月领取相关土地证件,2024年4月启动主体工程建设,2025年1月8日一期主体结构封顶……

图源: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图源: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对于南京、江宁开发区,该基地的意义举足轻重。当前,江宁开发区正全力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首的就是新型电力产业。目前,园区企业已掌握了全国自动化继电保护90%以上的技术标准,形成了覆盖“发、输、变、配、用、调度、信息通信、综合能源服务、电力网络安全”九大环节的产业集群。如何在产业“高原”上筑“高峰”?答案是:依靠“龙头”企业领跑。

根据江宁开发区对外发布的《发展新型电力产业、打造世界智电谷行动方案》,到2027年,园区计划初步打造江苏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园区、世界一流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中国电科院南京科研基地的“加盟”,将在江宁开发区千亿级新型电力产业“高原”上再添一座创新“高峰”。

项目为王 干字当头

力争新年“开门红”

1月3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南京市发改委通报了2025年全市重大项目及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情况。

今年,省市重大项目中,既有超百亿的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扬子扬巴等体现现有产业优势的项目;也有秦淮河西五华里街区等彰显历史文化底蕴的项目;还有中科智能研究院等凸显科技创新导向等项目。

在市重大项目方面,不仅产业项目占比有所提升,各板块的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规模较去年也有所提升,为全市实现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摄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围绕2025年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和建设,江北新区、各区干劲十足。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快推进省市重大项目推进,力争健友药品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滚动推进工业“双百”项目建设、工业新增长点等目标达序时进度;

加快低效用地和载体盘活,不断强化项目支撑。

紧紧围绕跨境电商、数据、大模型、绿色低碳等产业方向,力争全年招引项目70个;

构建“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滚动式链条,力争上半年开工率达90%,以高效服务保障项目。

统筹行政区和南部新城力量,力促一批大体量项目落地,推动新国都等龙头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力攻坚项目难点,多措并举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争取更多项目落地见效。

以商业项目引领消费提振,加大头部金融企业和央国企二级机构招引力度,争创省级“人工智能+” 产业集聚区

保障阿里江苏总部项目投产,开工建设汇江人才之家;

强化街道招商引资、延伸园区政务触角,做强金融支撑,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确保苏电产业园一季度全面施工、安能华东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上半年启动;

吸引三类“500”强、独角兽、上市公司等落地总部和研发中心,壮大楼宇经济;

完善需求闭环办理机制,协调解决各类矛盾。

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加强现有平台针对性招商;

推动新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力争项目数量和投资额有更大突破。

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方面,加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密切联系链主企业,引进合作企业和上下游企业;

加大与在宁高校校友会联系,保持和各类基金的密切沟通。

紧盯新型电力、生物医药等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先导医疗等重大项目建设;

聚焦重点项目抓开工,确保上半年开工率超80%;

力争全年招引优质项目220个以上

在功能园区优化组合招商公司,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百个;

加速在建项目今年竣工投产,推动当年新增规上工业产值30亿元。

上半年,省市重大实施项目全部开工,加速45个已签约项目落地开工;

聚焦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梳理工程项目、土地资源、应用场景3张清单,强化资源与项目精准匹配。

推行市场化招商模式,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00个以上;

升级“五办集成”“五证齐发”两项机制,力争省市重大项目三季度全部开工。

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00个;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

加快推进城建项目和市“双百工程”项目,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

只争朝夕、力争上游

重大产业项目“项”前冲

努力以“开门红”实现“全年进”

综合自南京日报、紫金山观察、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区微信公号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袁雯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