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写观鸟,就不能只写观鸟
要写排名第一的步数
要写最佳机位的争抢
要写淋雨都要蹲守的耐心”

正是南京一年一度观鸟季
在玄武湖、龙袍、新济洲湿地公园等地
随处可见携带专业器材的观鸟爱好者
也有带着孩子来亲近自然的家长
玄武湖观鸟
11月16日,南京玄武湖观鸟游湖专线再度开启,市民游客也开启了水上观鸟的旅途。

进入初冬时节,玄武湖的越冬候鸟种群已基本南迁。随着生态环境的逐年改善提升,玄武湖已经成为都市中的鸟类天堂,每到秋冬季节,更是越冬候鸟在南京的栖息地,“后湖飞鹜”成为南京冬季一景。据观察,目前鸳鸯、鸬鹚、白骨顶鸡等越冬候鸟均已抵达,主要栖息在南京火车站、和平门湿地等区域。此外,在西南湖天鹅岛、北湖黄鸭岛等区域,由景区饲养的黑天鹅、红头潜鸭、赤嘴潜鸭、凤头鸭等鸟类,同样会带给人们惊喜。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内均为野生或散养的“半野生”鸟类,无固定的饲养区域,因此观鸟活动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游客与越冬精灵的不期而遇也是观鸟活动的魅力所在。
东方白鹳、花脸鸭、白琵鹭……南京新济洲候鸟新客不断
在新济洲小水塘周围,候鸟尽情嬉戏觅食,时而静静伫立,时而振翅翱翔,洲上好不热闹。秋冬季,候鸟“大食堂”开门迎客,新客不断。10月初,约500多只鸬鹚来了;10月中旬,近千只斑嘴鸭、绿头鸭、白琵鹭来了;10月下旬,有着“鸟界国宝”之称的东方白鹳成群飞来;花脸鸭、小天鹅等已在路上了……


预计12月中旬,洲上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候鸟数量达到峰值。去冬今春,湿地内东方白鹳124只、花脸鸭25580只、小天鹅超过300只,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东方白鹳、普通鸬鹚、白琵鹭、花脸鸭、罗纹鸭、斑背潜鸭等6种水禽在公园范围内已形成稳定的越冬种群,数量均超过全球区域种群数量的1%。今年,洲上还新增3种鸟类,分别是小白额雁、黑鹳和红尾歌鸲。
在南京观鸟
一定要提到南京观鸟圈流传的一句话
冬龙袍,夏老山,春秋绿水湾
其实这就基本说明了在南京什么季节去什么地方观鸟

之所以冬天去龙袍观鸟,是因为南京的冬候鸟还是以雁鸭及鸻鹬类为主,龙袍的湿地,就给候鸟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夏天老山是观鸟人必去的地方,那里有着来南京繁殖的各种夏候林鸟。老山的高光鸟种当属仙八色鸫,每到五六月份,整个老山就回荡着仙八色鸫的叫声,仙气飘飘的寿带、酷酷发型的红翅凤头鹃和黑冠鹃隼、色彩艳丽的橙头地鸫都是鸟人们的追寻目标。除此之外灰卷尾、黄鹂的叫声更是随处可闻。因为是繁殖季节,我们也许会经常发现各种鸟的鸟巢,请大家不要过多打扰,尤其是猫头鹰的洞穴。
南京都有哪些观鸟达人:
90后的陈逸在南京出生长大,从小喜欢动植物,但入“鸟坑”却很晚。“本科毕业后,去了英国留学,这是个观鸟氛围好,观鸟人比例很高的地方。但当时的我对观鸟一无所知,就这样错过了入坑最好的机会。”陈逸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2016年3月,陈逸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徽宏村之旅。他借了朋友的相机,拍下了一只很漂亮的鸟儿。“当时我不知道这鸟的名字,后来才确定是红尾水鸲。回过头来想,这就是我拍鸟观鸟的起点。”陈逸说,自己一开始观鸟的时候,喜欢往云南、新疆等鸟种类丰富的地区跑,后来才逐渐开始关注身边的鸟儿。

同年11月5日,他在南京玄武湖观鸟时,无意之中拍到了一只斑脸黑番鸭。“对于刚观鸟半年且没人带的我来说,那次经历带来很多惊喜和骄傲,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大佬。可以说观鸟生涯从此进入快车道。”随后,他找到了江苏观鸟会的群,参加带赏活动,也结识了很多鸟友。之后,他开启了狂热的观鸟之旅,观鸟足迹遍布国内外,野外观察记录1000多种鸟类。
“00后”观鸟人:在生态的世界里博物强识
夏雨樱第一次和鸟类结缘是在两年前。那时正值高考前夕,夏雨樱独自在家复习。有一天,窗边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原来是一只小鸟正在啄食猫粮,白色的后脑勺格外显眼。了解之后,夏雨樱才知道那是一只白头鹎,灵动可爱的身影让她萌生了想要观察鸟类的冲动。
大一暑假,在高校举办的观鸟营中,她看到很多鸟友正在积极组织各类鸟协。“我是不是也可以牵头在校内组织鸟协呢?让更多人爱上观鸟!”回到学校后,夏雨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申请工作,做海报、准备观鸟导赏、邀请观鸟前辈进行讲座……课余时间,夏雨樱都围着“鸟”打转。现在,鸟协成员已超过50人,基本上每周都会前往紫金山、南京植物园等地进行观鸟。观鸟这件事,从一个人的爱好变成了一群人的日常。

为了提升观鸟经验,夏雨樱还会参加观鸟比赛。“观鸟不只是找到多少种鸟,更多是去体验、发现自然界里微小的变化。”
3年拍摄200多种鸟类 南师大“拍鸟达人”探秘神奇鸟世界
如果说,摄影是凝固在影像中的诗行,那龚德文就是在天空中写诗的人。每天清晨,他都将长焦镜头对准南京师范大学的天空,用快门定格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龚德文是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生物学专业研究生,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地拍摄了许多鸟类的照片,上传至微博,用切实行动诠释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龚德文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话,更方便自己拍,尽可能不打扰鸟类。龚德文的观鸟时间一般选在晴天的清晨。晴天保证了充足的光线,清晨又是鸟类觅食的高峰期。”

“龙袍湿地对于南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冬候鸟越冬的场所,因为有一个非常广阔的水域,以及一些芦苇荡、滩涂,所以能适合特别多的水鸟越冬。目前比较多的是螺纹鸭,他们在繁殖期的时候都是飞往北方,或者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到冬天的时候飞到南方越冬。”
微博、b站等社交平台是龚德文分享拍摄成果的主要阵地。龚德文说:“都会上传到中国观鸟中心的小程序上,这对一些作鸟类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鸟类调查的数据,同时为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参考。”
南京
这座拥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城市
不仅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还通过一系列保护和恢复措施
展现了对候鸟的友好态度
每年冬天来临前
越冬的候鸟们
都会从遥远的北方出发
千里迢迢寻找过冬之地

南京不仅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还通过观鸟活动等方式
让市民和游客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些美丽的生灵
体现了这座城市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
每到这时
南京便愈发热闹起来
你看
越来越多的“新老朋友”即将见面
综合自:南京发布、我苏网、紫牛新闻、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快报、龙虎网、南京绿化园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黄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