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其生存状况关乎整个长江生态的健康与稳定。为了让江豚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江苏省科教影视协会生态影像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开设码住微笑——保护长江江豚工作坊,以课程加实践的方式传播江豚文化。
以学促行,播撒生态文明理念之种
“江豚跃浪,是长江最美的风景,我们有责任让这道风景永远留存。”课程负责人卫欣教授长期专注于科普工作,他坚信,只有让学生们深刻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才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真正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日常教学中,卫欣将传播学知识与生态学知识融合起来,以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深入浅出地讲述长江江豚在生态链中的关键作用,让学生们明白,保护长江江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科技传播活动。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课程教师冯俊苗老师拍摄了生态纪录片“长江的精灵”。学生们不畏艰辛,沿江跟拍江豚的活动轨迹,捕捉它们的每一个灵动瞬间,它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江豚的魅力。这部纪录片以其精美的画面、深刻的内涵,在省科技馆首映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课程教师黄霁风老师还定期组织学生与协会共同开展一系列实地保护行动。志愿者在江边设立观测点,定期进行江豚观测和数据记录,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在黄霁风老师的倡导下,志愿者们还积极向过往游客宣传江豚保护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劝阻不文明的观豚行为,以实际行动守护江豚的生存环境。
创新传播,绽放江豚文化魅力之光
码住微笑——保护长江江豚工作坊致力于长江江豚的保护事业,以创新举措和多方联动汇聚力量,为守护长江生态贡献着重要力量。在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生态影像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保护长江江豚工作坊结出累累硕果:学生们积极参与江豚保护活动,推出的长江江豚保护状况调查报告,深入了解长江江豚保护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工作坊聘请长江江豚保护领域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几乎场场爆满,每次都能做到学有所获;工作坊还牵头推出长江江豚科普知识系列推文20余篇,点击量破万,成为公众了解长江江豚知识的一条新路径;工作坊还参与设计的长江江豚系列文创产品,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最具亮点的便是可爱的卡通形象代言人“姜姜”及系列表情包,该表情包不仅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还被众多环保组织、媒体引用,成为江豚保护宣传的独特标识。
多方联动,汇聚江豚保护行动之力
江豚作为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被称为水生大熊猫,其生存状况对于长江流域收获态保护的成效至关重要。江豚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码住微笑——保护长江江豚工作坊,以长江江豚为媒介,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随着长江流域禁渔10年的开展,人们对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保护长江江豚工作坊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可以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人意识到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长江江豚工作坊不仅让人们了解了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生存现状,而且也可以深入推广了长江江豚文化,让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接下来,南京林业大学将继续以保护长江江豚工作坊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深化实践教学,培育更多具有生态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持续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渠道,让江豚的故事和长江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让长江江豚的微笑传递到线上线下的各个角落。(记者 臧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