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孕育一处地名;一处地名,承载一方文化。六合建城近2600年来,有着道不尽的底蕴,说不完的故事。一段段被时间灰烬掩埋的历史,一个个被岁月流逝忽略的密码,都藏在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地名之中。物换星移,风云变幻,南京市六合区的地名,由何而来?又饱含着几多记忆与变迁?

南倚万里长江,北接苏中平原,悠悠滁河穿流而过,漫漫历史繁星璀璨,这里是六合。天地四方曰“六”,和谐会通曰“合”,而溯本求源,究其来历,“六合”正式成为地名,要追溯至公元584年。

南京市六合区历史文化学者骆远荣介绍:“据我们考证最早提出六合为什么叫六合,最早的文献出处是隋朝的国史又叫《隋书》,《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六合旧名尉氏,置秦郡后齐置秦州,后周属方山。意思是说到了开皇四年把六合郡下面的三个县当中的堂邑县、方山县取消了,并到了尉氏县改称六合县,这是一个怎么演变而来的。”

六合作为县一级行政区划名称迄今已有1440年的历史,关于“六合”二字的由来,最早的出处是由南宋嘉定年间六合知县刘昌诗所提出的“六合山合峰巧合,县因山而名”。境内六座山形环合,拱抱相接的群峰,便通称为六合山,亦有旧名——六峰山。
“现在的六峰山就在今天江北新区老山森林公园内,从森林公园东门或者南门进去就是,它有六座山峰,狮子峰、双鸡峰、寒山峰、石人峰、芙蓉峰和妙高峰。”骆远荣说道。
岁月流转,山河巨变。曾经的“六合山”,后已更名为定山,现如今隶属于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然而“六合山”一名之中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却依然流淌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千百年来奔腾不息。

“这里面有很多巧合,首先它是六座山峰互相环拱形成闭环,拥抱在一起叫六峰山。第二个也跟这个皇帝到了这个地方来以后下了诏书,当中有观民六合也有渴望天下统一这样的一个意愿。这个名字就非常契合中国传统文化老百姓渴望天下一统的心态和世界观,所以一直传承到今天。”骆远荣继续娓娓道来。

如今的南京市六合区还有着“南京北大门,都市北田园”的新标签,也因此成了近年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其实,早在明代,千年城邑的历史底蕴就成就了南京市六合区旅游文化的火热,打造了“六峰八景”等一批“爆款”,更对后世文化景观和旅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代六合县令他们都写有同题诗叫《六峰八景》,也就是六合县的八处胜览之地,到六合来旅游打卡的地方,就有这八个地方。分别是龙津待渡、瓜埠观潮、灵岩积雪、定山出云、冶浦归帆、龙池结网、草塘春烟、长芦晚钟。”

从棠邑古城到茉莉画乡,从阡陌乡村到活力都市,六合,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地名,其内涵与外延都在时间的洗礼中日益丰富。它不仅见证了城乡的巨变,更在时光的变迁中历久弥新,如星河璀璨,指引前路,激励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接续奋斗,笃定前行。
来源:六合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