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道如砥从头越

紫金山新闻
2024-10-01 07:30

□南仲平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1949年10月1日,东方红日喷薄而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声中,一个新的中国傲然屹立,一个新的纪元由此启幕。

风雷动,旌旗奋,七十五载,弹指一挥间。

这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2024年10月1日,我们迎来新中国75周年华诞。

山河壮阔,征途如虹。放眼望去,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路径格外清晰;历史的指针,不可逆转地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时间,既是历史的刻度,更是奋斗的标尺。

七十五载峥嵘岁月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开启新的航程,新时代领航者发出铿锵号令,引领“中国号”巨轮驶向广阔灿烂的星辰大海。

将视线看向南京。

俯瞰南京。俯瞰南京。

这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3100年建城史的城市,见证过无数朝代更替、政权跌宕,亲历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奋斗与抗争,于1949年4月23日迎来历史性的解放。

七十五载,今胜昔、慨而慷。

75年来,南京人民披荆斩棘、自强不息,书写着大地壮美的创业史诗,唱响了改革开放的奋斗旋律。

看古都今貌,欣欣向荣、绚丽多彩;望浩渺大江,飞虹架波、百舸争流。

奋楫扬帆逐浪高。

俯瞰南京。俯瞰南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实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南京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扛起“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把蓝图变为实景。

驭长风,从头越。 

江河泱泱,钟山峨峨。

在长江与秦淮河交汇处的这片丰饶土地上,多少年来,南京人民筚路蓝缕、勠力耕耘,于时光的表盘上,留下无数动人瞬间,标注出一连串奋斗足迹。

2024年9月13日,长江北岸。南京北站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这座“三场并设”“三站联动”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南京“米”字形高铁枢纽网“拼图”补齐关键一角。

南京北站效果图。南京北站效果图。

把时针拨回到75年前。

当时,从江北浦口到江南下关,“脉脉一水间,舟楫往来苦”。火车轮渡每天往返上百次,运力犹然不足。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中国人自己建造的“争气桥”,从此让天堑变通途。之后,一座座桥梁隧道贯通南北,接续书写“跨江奇迹”。 

追寻历史的脉络,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就是回答历史考题、应答发展命题的过程。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千钧之诺,誓言无声。“革命”“建设”“发展”“改革”,在这些关键词的背后,都只有一个目的——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看清楚脚下的路,“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75年前,我们党接管南京的时候,这座古都百业待举、百废待兴;“旧的南京”何以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唯一的答案就是:民心所向,胜之所往;艰苦奋斗,大道可成。

与人民风雨同舟,与时代携手并进。

这座城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只国产电子管、第一架无线电天文望远镜、第一台自动车床,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1983年,110.75米高的金陵饭店在新街口崭新亮相,成为当时中国内地的“第一高楼”。

当年被称为“中国第一高楼”的白色建筑在南京新街口高耸矗立,被国际媒体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当年被称为“中国第一高楼”的白色建筑在南京新街口高耸矗立,被国际媒体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撸起袖子加油干”“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从落后到先进,从贫穷到富强,取得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成就。

历史的长河时而曲折蜿蜒,时而一泻汪洋。

46年前,由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起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于无声处有惊雷”,响彻神州大地。

这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序幕。这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序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改革”——南京人民紧握“改革开放”这把决定命运的钥匙,风一程、雨一程,风雨无阻向新程。

在敢为人先、主动求变中,这座城市实现了一个个全国“首创”:创办第一所“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金陵职业大学,开通首个快速双层列车“先行号”,发放第一份“不见面”审批的公司营业执照……既有事关城市的大刀阔斧,也有惠及个人的涓滴细流。

市民在自助政务服务机上办理业务。市民在自助政务服务机上办理业务。

一滴水可以照见太阳的光芒。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的发展跃迁、改革创新,映射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非凡进程。

沧海横流,何其壮哉!

在大风大浪中,我们愈战愈强。站起来了,就再也不会倒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时代场景虽已转换,历史使命从未更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风雨兼程、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铸就历史伟业,是我们党攻坚克难、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迈入新时代,南京人民接续奋斗,展纸为画卷、握笔绘彩景,描绘出一幅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南都繁会图”。

今天的南京,经济规模连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达1.74万亿元,跻身全国城市十强,获批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排名升至第9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有力扛起经济“挑大梁”的重担。

2021年6月,科技部在南京召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复函支持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2021年6月,科技部在南京召开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复函支持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今天的南京,城市安然有序,生活温馨和谐,市民善良友爱。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宁青驿站、银发助餐点深入街头巷尾,博物馆、图书馆、小剧场遍地开花,南京戏剧节、森林音乐会精彩上演。人们走出家门,就能遇见“诗与远方”。

南京美景。南京美景。

“经济强”的南京,步履坚定向新而行——

近日,在一场简短朴素的开工仪式后,总投资百亿元的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扬帆起航”。项目的全面启动,是南京石化产业提质转型的新起点,将为产业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立足江苏、放眼全国、竞逐全球,南京正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为抓手,锚定产业强市目标,从产业崛起走向版图重塑,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信心满满,脚步铿锵。

南京,一座创新之城。南京,一座创新之城。

“百姓富”的南京,不断铺实民生幸福路——

石榴新村片区原是典型的“城中村”,通过原地回迁为主的“包容更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危旧房改造及城市更新难题。改造后的居民楼设施现代、外观典雅、环境整洁,即将迎接居民回迁。

今天的南京,这样的幸福场景俯拾皆是。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靓”,从“有教无类”到“善育优教”,“百姓富”不仅体现在“小家”的富裕美满,更体现在“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充盈、温暖厚实。

2024年7月25日,在等待了将近5年后,石榴新村终于迎来幸福时刻!为期三天的居民回迁选房活动正式启动,将选房302套,259户居民参与选房。2024年7月25日,在等待了将近5年后,石榴新村终于迎来幸福时刻!为期三天的居民回迁选房活动正式启动,将选房302套,259户居民参与选房。

“环境美”的南京,将来会更美——

“看,江豚!”丽日晴和,市民在江滨绿道散步,时常看到江面上这些“微笑天使”的身影。南京是全国唯一在市中心水域有野生江豚稳定栖居的城市。最新调查发现,长江南京段观测到的江豚数量,已经增加到65头。

新时代以来,南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跨越。俯瞰南京,繁华都市与广袤乡村各美其美;舟行江中,生态绿道将沿江“秀带”串珠成链。南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更美。

2023年7月3日,位于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的下断石自然村向日葵迎来盛花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3年7月3日,位于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的下断石自然村向日葵迎来盛花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南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走在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漫步于青石板路,古街老巷、白墙黛瓦,商铺林立、游人如织,传统与现代在此相融,经济与人文交相辉映。

从历史深处走来,“天下文枢”“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的千年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向更美好的未来出发,在全市人民共同浇灌下,一粒粒文明种子生根发芽,一朵朵文明之花绚烂盛放,锻造着“博爱之都”的气质风华。

2024年6月8日,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老门东景区参观游玩。2024年6月8日,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老门东景区参观游玩。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书写“强富美高”新答卷,仍需以奋斗为笔、汗水为墨,一笔接着一笔,绘宏图,画美景!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江苏考察,对江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尤为令人难忘的是,2023年7月,总书记视察江苏并在南京调研,明确指出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赋予我们“四个新”重大任务。

2023年7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先后考察了紫金山实验室、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2023年7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先后考察了紫金山实验室、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黄钟大吕,气势恢宏,激荡起铿锵足音。

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饱含着总书记对江苏、对南京的巨大关怀和殷切希望,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

——何以“走在前、做示范”?

于南京而言,“走在前、做示范”,就是在新时代领航者的引领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挑大梁;就是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擘画下,以“排头兵”和“弄潮儿”姿态,努力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引领者。

2024年8月22日,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宣布,历经十余年谋划和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正式建成,这张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大网,将成为支撑人工智能、东数西算、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数字底座。

 2024年8月25日,以“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 2024年8月25日,以“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

欲识潮头高几许,青山更在浪花中。在长江之畔,一座科技创新的“紫金山”傲然耸峙,刷新着这座城市的“最高海拔”,也为未来大国竞争占据新的战略制高点。

从突围到突进,从追赶到超越。紫金山实验室“十年磨一剑”,正是南京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从嬗变走向新的嬗变,从“六朝古都”到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一座城市的探索奋进,正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有力见证。

2023年7月7日,记者走进紫金山实验室,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进行回访。2023年7月7日,记者走进紫金山实验室,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进行回访。

江河浩荡奔流,呈现出万千磅礴气象,一幅幅向新突破、向高攀登的实践图景,在眼前跃然铺展。

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享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是多项改革举措的试验田;于当前和今后而言,就是要从“两个大局”出发,切实扛起“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一体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和“4+1”重大任务。

2024年7月6日,一架无人机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起飞,展翅凌空,仅用24分钟就将一份文件送抵40公里外的明故宫校区。这是目前国内低空无人机航运物流运营航线里,航程最长而且横跨长江的一条航线。

过去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打飞的”,突然之间“未来已来”,让人感慨时代进程之磅礴激越、荡气回肠。在南京,像这样的“未来已来”,正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蓬勃生长。

发展低空经济,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惟创新者强——

今天的南京,着力统筹全市域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一体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与应用市场“双向奔赴”。第三代半导体、高性能膜材料、量子物理、基因制药等,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以及“1到100”的跃进。

截至2023年,南京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3万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7家、总量达213家。截至2023年,南京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3万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7家、总量达213家。

惟勇毅者胜——

今天的南京,石化、钢铁、汽车、电子信息等传统支柱产业焕新升级,有力撑起制造业的“基本盘”;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集群规模超过千亿,挺起产业发展的“硬脊梁”;一批万亿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培育,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2年9月16日,位于溧水经济开发区的开沃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新能源汽车。2022年9月16日,位于溧水经济开发区的开沃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新能源汽车。

今天的南京,既有“虎踞龙盘今胜昔”的底气,也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情,更有“层峦耸峙争高峰”的气魄。

今天的南京,处处是沸腾的创新热土、旺盛的创业激情,努力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南京的重任,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勇气,也衡量着这座城市的担当。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南京有责任也有能力,做好能做的事,做好难而正确的事。

无限风光在险峰。一个奋力奔跑的南京,一定能够更高、更强,奔向无限风光、无限精彩。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望来时之路,那艘当初只见得桅杆尖头的“中国号”巨轮,已驶过七十五载风雨航程。

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升旗仪式。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升旗仪式。

往前追溯到百余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这就是“真理的味道”,这就是一条光明大道。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

在南京解放75周年前夕,《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战争时期南京户籍档案整理研究(一)》正式出版。党史工作者从当年的154万张南京户籍卡中,查找到842名中共地下党员。一张张户籍卡,成为这些无名英雄战斗在“龙潭虎穴”最直接的历史见证。

《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战争时期南京户籍档案整理研究(一)》用60万字、500余幅图片生动展示100位中共南京地下党员的户籍档案和人物小传。《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战争时期南京户籍档案整理研究(一)》用60万字、500余幅图片生动展示100位中共南京地下党员的户籍档案和人物小传。

南京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之城、英雄之城、胜利之城。

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晓庄革命烈士纪念碑、六朝松掩映下的梅庵……像一枚枚铭刻在城市深处的红色印记,无声地叙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雨花英烈的事迹与精神,长久根植在南京人民的血脉里。

自2015年开始,每年的“9·30”烈士纪念日,都会有百名新婚夫妇来到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雨花台,向雨花英烈献上鲜花,立下忠贞誓言。

2019年9月30日,南京新婚夫妇在雨花英烈群雕前向英烈献花。2019年9月30日,南京新婚夫妇在雨花英烈群雕前向英烈献花。

红色,是南京最鲜明的城市底色,也是推动城市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从“最好的教科书”中,我们汲取奋进力量,鼓足奋斗干劲。

9月2日晚,2024年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这堂课以“知我南京,爱我中华”为主题,带领全市青少年一同领略“可爱的中国”“美丽的南京”。

9月2日晚7点30分,2024年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9月2日晚7点30分,2024年南京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

爱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近年来,南京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使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市人民心中牢牢扎根,在接续奋斗中传承和弘扬。

一代又一代的奋斗,一棒又一棒的接力。我们始终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

忆往昔,南京“总统府”门楼上,红旗迎风飘扬,开启“春满人间世”的建设历程;看今朝,我们面向江海浩阔,续写“高路入云端”的发展篇章。

当前,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仍有许多“险滩”要渡、“硬骨头”要啃。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发扬斗争精神,勇于创新创造,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在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中,我们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2023年7月27日,在小小红梅·红领巾信仰学习空间,少先队员正在进行红色教育实践活动。2023年7月27日,在小小红梅·红领巾信仰学习空间,少先队员正在进行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需要全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上下一心、攻坚克难。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南京这座英雄之城,是由每一条基层战线上的平凡英雄筑就的。

从仙林街道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到众彩片区以“大党委”作为属地街道专属网格,南京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情系百姓冷暖,照亮万家灯火;无数党员投身劳动生产、抢险救灾,以风雨来袭时的无惧无畏,守护人间烟火,彰显“平凡而伟大”。

今年中秋节,台风“贝碧嘉”过境南京。风雨中,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严加防范,城市运行有序。风雨过后,整洁的路面、畅通的高架、奔跑的外卖小哥……每一幅画面,都是对城市韧性的生动诠释。

9月16日21时30分,迎战台风“贝碧嘉”,高速交警在高速公路入口值守。9月16日21时30分,迎战台风“贝碧嘉”,高速交警在高速公路入口值守。

征途漫漫,初心不改。让我们挺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持发展为民的工作导向、聚焦富民的工作追求、实事惠民的工作方法,建设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总书记的坚定话语,释放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时代强音。

从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制度演进史、治理完善史,就是一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丰碑史。

回眸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凝望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俯瞰南京夜景。俯瞰南京夜景。

奋进新的征程,赋予南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使命;勇蹚“深水区”和“无人区”,是南京的必担之责。

南京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提出,全市上下要切实扛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省会担当,把党中央提出的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到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南京新篇章。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于南京而言,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地、抓到位、抓见效。

——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南京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落实,着力破解城市综合能级不够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够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够优、社会活力不够足、安全韧性底板不够牢等问题制约,找准成因和症结,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潜能。

——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南京抓好“十项攻坚性任务”,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高水平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好用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化低效闲置存量资产盘活利用,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实现“一子落而全盘活”的改革效果。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

民呼我应,民呼我为。近年来,南京以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深入推进仙林街道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加强“一网统管”建设,经验做法获评全国典型。

家门口的惠民医疗。家门口的惠民医疗。

“如今在家门口看病,既省钱,又省时间。”南京深入推动基层卫生改革,实现家门口有医“靠”,入选“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博物馆是最美的“城市窗口”。南京践行“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的殷切厚望,建设“很有看头”的博物馆之城,创新探索人文经济学的南京实践,让更多的人“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还想来一趟南京”。

南京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博物馆建设,构建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博物馆集群,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南京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博物馆建设,构建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博物馆集群,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

江河奔流,不舍昼夜。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笃定的前进步伐,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不断刻印城市发展新的奋斗轨迹。

这是向未来进军的号角,也是对历史最动听的呼应。

桂子飘香,叶动秋声。秋天是收获的金色季节,也是播种新一轮希望的奋斗起点。

这是一个颇有深意的镜头——

在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有一面近百平方米的画墙。画面中,一位头戴草帽的农民站在田间,正在描绘乡村振兴好“丰景”。冶山是六合农民画的发源地。农忙下田,农闲作画,当地农民用手中的画笔,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幸福生活画到画里、种在心间。

冶山街道是六合农民画的发源地,农民画创作者用手中的画笔,饱蘸深情描绘着新农村的变化发展。冶山街道是六合农民画的发源地,农民画创作者用手中的画笔,饱蘸深情描绘着新农村的变化发展。

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擘画——

近日,国务院批复《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南京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样板。新的蓝图和愿景,正在金陵大地上徐徐展开。

俯瞰南京。俯瞰南京。

现实景象与未来蓝图的交织,给我们以真切感动,更赋予我们前行力量。

脚下,是历史的新方位;前方,有伟大梦想在召唤。

今日之中国,正处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节点。

于南京而言,将一系列决策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何以破题?

——惟有实干。

成就,是一步一步奋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多少任务就有多少挑战,有多少困难就需要多少勇气和智慧。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我们同心画圆、握指成拳,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不畏浮云遮望眼”“看准了就抓紧干”,坚持不懈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何来沧桑巨变?因为我们紧紧追赶时代,奋力赶上时代,敢于超越时代。

循大道,至万里!

南京滨江风光。南京滨江风光。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未来的南京,将是更有产业硬度的实力之城、更有创新高度的活力之城、更有开放强度的枢纽之城、更有文化厚度的魅力之城、更有民生温度的幸福之城。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干劲、更加顽强的韧性、更加扎实的行动,绘就更加精彩的新时代南京画卷,阔步迈向伟大复兴。

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

祝福伟大祖国,致敬伟大时代!

执笔:薛巍 刘大山 吴云青 孙君文 魏赛男 裴桐

部分图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董家训 冯芃 崔晓、南京发布、新华社

制图 潘意超

编辑 姚沁玥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