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街道是栖霞区面积最大的街道,不仅拥有长约8公里的黄金长江岸线,更坐落着长江经济带最大的万吨级远洋深水港——南京港龙潭港区(龙潭港),成为宁镇扬的发展交汇点。这里,既是闻名全国的“金箔之乡”,更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热土。
龙潭街道,面积大、业态多,工农业并存、城乡融合发展好,江港资源十分丰富。一直以来,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喜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街道将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和创新实践,深化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守护好长江岸线生态,让龙潭成为宁镇扬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让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加速项目建设
推动产业经济腾飞
龙潭街道,融“三乡一镇”于一体,改革开放四十六载,108平方公里土地焕新颜。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重要的水马驿站,如今,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新能源汽车、智慧物流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聚焦海港经济,港产城融合并进,美丽乡村、枢纽经济与先进制造业共舞。
今年7月,南京经开区新港生物医药产业园(龙潭基地)主体完工。该产业园位于龙潭片区,北临长江,南倚宝华山,占地约40亩,建有4栋生物医药高标准厂房及1栋办公生活配套,总建筑面积约64000平方米。园区主要聚焦合成生物、高端制剂、医疗器械等领域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依托宁镇扬核心区位及海港枢纽优势,龙潭街道紧抓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机遇,经济指标屡创新高。去年,街道经济指标实现新突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领跑全区。项目建设也在全速推进,在南京经开区大力支持下,龙潭街道集聚人力和资源,全面启动三江口工业园区一二期建设,通过调整规划、完善手续、盘活资源、引进项目,全面提升街道自我造血功能,龙潭智能制造信息化产业园、江苏远洋达海航运有限公司项目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均于去年全面启动。
步入2024年,龙潭街道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坚持“项目为王”,加速推进大唐电厂二期、欣华恒二期、龙潭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港、栖霞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深化与上海合众、中华大唐等企业的合作洽谈,力促项目落地见效。成立园区招商专项组,双管齐下,对外精准招商、对内精心培育,吸引并扶持一批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重点项目。此外,街道还强化规上工业支撑作用,优化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及高新技术企业转型。

为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龙潭街道将立足自身实际,深挖区域资源,融合龙潭港、南京综保区(龙潭片)等平台优势,提升公铁水联运效率,助力宁扬城际、龙潭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开发区东片主力军,龙潭街道将全力配合重大项目推进,确保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同时,作为三江口工业园区核心,街道也会积极对接各方资源,加速园区项目孵化与落地,全面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续写龙潭经济发展新篇章。
提升城乡品质
匠心打造宜居新城
“龙潭在融合发展中提升了城乡品质。”“一年一些新变化!龙潭的每一次蜕变都让我们惊喜。”“交通愈发便利,服务更加完善,绿色生态又宜居……”近年来,辖区居民对龙潭街道的普遍评价充满了自豪与期待。
因地理位置优越,在南京市的规划下,龙潭迎来了一轮蜕变。作为海港枢纽区,宁镇扬的板块中心,目前龙潭新城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为提升龙潭新城整体功能品质,街道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先行,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滨江新城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
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居民体验,龙潭长江大桥的施工取得重大进展,宁扬城际铁路进入土建施工阶段,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式验收,公铁水多式联运效率有效提高。除此之外,龙潭港还荣获“亚太绿色港区”和五星级“中国绿色港口”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内河港口。龙潭街道也被评为栖霞区城市治理先进集体,街道多个小区和社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宜居示范称号,基层垃圾分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亦取得显著成效。
走进龙潭街道的怡江苑小区,只见环境整洁有序,绿树点缀在楼间,为小区带来一丝清凉。路面干净,车辆停放整齐,居民楼外墙粉刷一新。小区内还设有休闲座椅和儿童游乐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嬉戏玩耍,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据介绍,该小区去年入选全国“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百个典型案例。“今年6月,街道范围内的老滩线、东飞线等12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也已全部开工建设。”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在持续打造47个美丽宜居乡村的基础上,街道还推进5个村庄规划编制与13个美丽乡村宜居村建设,对辖区道路提档升级、对农村房屋开展排查整治,改善老旧农房,确保群众居有所安。
今年,龙潭正以更高的标准打造宜居新城。全力配合省市重点城建项目的服务保障,完善城市功能,持续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龙潭新城核心区的居住品质。充分发挥龙潭片区货车司机联合党委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协调开发区配建大型临时停车场,解决地区集卡停车难、司机管理难问题。同时,加强龙潭、靖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栖霞医院医联体在特色专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强化靖安卫生中心软硬件提升,解决远郊群众看病难题。加快推进新港职校、金陵小学教育集团知乐路小学建设,深化与金陵中学教育集团深度合作,提升远郊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齐心协力办好龙潭百姓满意的家门口教育。
聚力现代农业
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的典范,龙潭街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展现出文化和旅游、乡村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这里,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不仅提升了农业产值,更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芳草渡”模式便是龙潭街道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案例。该模式通过村集体持股、统一采购农资、规范生产标准等改革举措,帮助当地实现了土地资源增效、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在这一模式下,江苏芳草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户合作,共同开发了7000亩水稻种植基地。通过耕地质量提升、使用有机肥、冬季轮作休耕、鸭稻混养等措施,成功推出“芳草渡”品牌大米,该大米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赢得了“江苏好大米十大创优品牌”等荣誉。
“水一方”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打造更是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街道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引进了700余种精品荷花,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观赏价值和旅游吸引力。依托龙潭独特的水乡特色和丰富的水资源,街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举办荷花季、稻香美食节等活动,成功吸引了超40万人次游客、拉动营收超850万元,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实现了以节助农、以旅富农。

下一步,龙潭街道将继续以更实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加快打造彰显龙潭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街道将用好历史文化、金箔文化、莲文化、农耕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深化“和美陈店”“乐活长江”等特色品牌,逐步构建“一村一品”的人文景观,通过聚焦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有效地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乡村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通讯员 范文影 朱利虎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旖旎
实习生 崔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