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上半年全市停车资源共享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南京上半年新增共享泊位3434个。其中,新增开放省、市两级机关事业单位9处、859个泊位;新增开放区级机关事业单位25处、1606个泊位;新增道路临时泊位969个,市民停车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打造18处停车资源共享场景
城市的堵点往往集中在部分医院、学校、景点周边,居高不下的车流量,资源信息的不畅通,导致大量停车资源浪费,停车难现象日益突出。南京市城管局一级调研员邱强介绍,南京市城管局通过部门协作、梳理资源、实地摸排,对车流量大、人员密集度高的区域,多方论证调研,多管齐下,指导各区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场景打造,截止到今年6月底,已完成18处。
围绕难点,深入挖掘。如,总统府景区游客车辆停车需求大,易引起道路交通拥堵的难点问题,依托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充分挖掘景区周边共享停车资源,将大行宫地下停车场打造成总统府景区共享停车场,在负二层集中施划了270个蓝底白框的共享车位,分流引导游客车辆场内规范停放,较好地缓解了该景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周边道路交通秩序;鼓楼区二板桥区域有白云亭小区等老旧小区和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等办公单位,周边仅有二板桥道路泊位62个,停车需求缺口较大。为缓解该片区停车难,鼓楼区积极与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沟通协商,开放内部40个泊位,并向市民提供优惠包月措施,目前累计已有30余位车主享受该服务。
聚焦痛点,以点带面。如,建邺区凤栖苑小区周边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莺歌苑小区、南湖二中和茶南菜场等场所密集,导致设为单行道的凤栖路路段违停问题严重。建邺区依托凤栖苑人防停车场,开放全时和错时共享泊位共计46个,有效缓解周边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栖霞区为缓解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医停车难题及和燕路快速路拥堵问题,协调华电科技园开放内部150个泊位,向医院职工提供包月服务,腾出医院停车空间方便患者停车。
点面结合,片区推进。如,浦口区以刚建成开放的康华路停车场为核心,协调开放周边区人社局、中国移动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泊位,实行全时或错时共享,增设标识标牌,盘活公共停车泊位600余个,打造了包含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停车场、道路泊位各类停车资源的“共享停车便利圈”。
积极探索停车资源共享亮点工程
今年开始,针对部分区域“先天不足”的资源配置问题,南京市城管局积极探索停车资源共享亮点工程。
推进停车数据联网互通。聚焦热门旅游景区及周边大客流期间堵点,加强与文旅、公安交管部门沟通交流、现场调研走访、后台数据对接,推进钟山风景区、雨花台风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栖霞山风景区等点位与“南京文旅”数据互通,方便外地游客查询景点周边停车场地理位置、开放时间、收费标准以及停车舒适度,打造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
盘活小微地块资源利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各区合理利用城市边角余料。如,鼓楼区小粉桥停车场、栖霞区联珠一组停车场、浦口区夏庄路停车场、六合区招贤东路停车场等点位,通过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推进空间资源有效释放,充分发挥停车设施效能。
探索涉农街道停车治理。在推进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同时,城管系统也在一直摸索如何将停车综合治理融入资源共享工作中。如,浦口区为缓解集中多所学校、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的桥林街道核心区域车辆长期占用违停问题,一方面利用闲置地块,增设停车泊位;另一方面深化“警网融合”,加强违停执法力度;同时协调农业服务中心等机关事业单位参与共享,通过综合治理“三步走”,盘活近300个泊位,成为我市涉农街道探索停车资源共享的“新路径”。
全年将新增5000个共享泊位20个资源共享场景
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已经连续三年被列入市人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近年来,停车资源共享为缓解城市“停车难”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泊位挖掘,场景打造,已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南京市城管局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盘活停车资源,探索具有南京特色、紧贴群众需求的停车管理新路径。
邱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停车资源利用率,南京将继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开放,计划年度新增5000个停车共享泊位,因地制宜打造20个停车资源共享场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顾小萍 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