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嘉园社区:嘉“he”课堂深入实践,延伸社区治理触角

紫金山新闻
2024-06-25 11:34
+关注

作为社区治理“第一引擎”,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莲花嘉园社区党委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同社区党建品牌嘉“he”治理共同体打造相结合,将嘉“he”课堂的开展作为深入基层治理的总抓手,聚焦解决百姓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嘉“he”课堂建设,系民情、解民忧、安民心,在为民服务中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力求建设有温度、有力度、有活力的和谐幸福新嘉园。

嘉“he”治理之“荷”课堂,聚焦红色凝聚力

今年,沙洲街道莲花嘉园社区“红课堂——支部书记工作室”正式成立。莲花嘉园社区支部书记工作室依托“党建引领 和合共生”的“嘉he”治理品牌打造,以“荷”为理念夯实社区治理基础,以第三党支部书记王永义同志为工作典型,旨在由业务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支部书记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建好建强基层治理头雁队伍。

本次建设的支部书记工作室,树立了“党建+”的工作理念,通过定期组织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召开工作例会,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培训,加强沟通与探讨,充分发挥帮学带教、专题培训、交流互动等示范、辐射的作用,以党建带社建,创新社区服务,各支部围绕社区居民关系的重点、难点工作,相互讨论,交换意见和建议,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

嘉“he”治理之“禾”课堂,青葱少年添活力

社区党委紧扣“为老为小”的工作主题,在三楼露天平台打造嘉禾农场,这个集公益服务、爱心帮扶、劳动体验于一体的阵地,一经开放便受到了辖区老年和青少年群体的热烈欢迎,孩子们热衷于农耕体验,亲手搭建每一块砖瓦,通过物理防虫、有机堆肥等体验场所和项目,他们了解到劳作的不易,老年朋友们则通过嘉禾农场,舒缓了老一辈人热爱土地、热爱种地的情结,通过“老带小”,不断丰富孩子们劳技课知识,每逢瓜果成熟时,他们共同采摘,将亲手种植的成果送给社区独居的老人,大家的心中都激荡着一股暖意。社区以孩子为起点,以社区教育为最终目的,以点带面,逐步提升辖区居民整体素质。

嘉“he”治理之“合”课堂,整合资源增动力

莲花嘉园社区党委紧密链接辖区学校资源和共建资源,打造活动阵地,校外辅导站“嘉禾”书屋今年来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系列活动共计40余场。另外,由于辖区居住的流动年轻人多,针对有阅读需求却没有较好的环境看书学习这一情况,书屋也向辖区青年免费开放,作为自习室使用,旨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社区氛围。

社区打造的禾小嘉儿童议事空间,是“家长——学校——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社区通过聆听儿童朋友们在社区建设中的声音,搭建儿童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培养儿童参与、发现、探索、思考的能力,鼓励儿童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实现“童言议空间,共创嘉未来”的美好目标。

嘉“he”治理之“和”课堂,促进和谐向心力

今年,社区在区文旅局的大力帮助下,成功开设百姓健身房并投入运营,是南京市第一批百姓健身房试点单位。健身房内配有与居民日常喜好的走路、跑步、骑行等相适应的踏步机、跑步机、哑铃架、乒乓球桌等器材,社区制定了相应的活动规则,登记完成后便可自由开展活动。社区百姓健身房自开放以来,已接待居民200余人次,让莲花嘉园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燃烧卡路里,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家门口的健身房”。除了百姓健身房,中老年居民也通过社区的其他功能室,常态化开展唱歌跳舞、瑜伽等活动,丰富了居民业余生活,增进居民归属感。

另外,社区依托第十七届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阵地,内设“嘉和议事园”调解室,成立了社区专职人员、物业人员、人大、政协议事代表、党员代表、社区民警、社区驻点律师和党员志愿者为成员的多元调解队伍。坚持“倾听有阵地,调解有方法”的调解模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居民家门口,让居民感受家门口的“调解温度”。自“嘉和议事园”面向居民开放以来,平均每周开展议事调解工作十场,居民逐步达成“有事来社区,社区能调解”的共识。

下一步,莲花嘉园社区党委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延伸服务触角,持续推动社区治理多元化,夯实基层治理能力,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通讯员 邱俊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殷学兵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