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作为中国(南京)智谷连续第七年举办的人工智能专题活动,“2024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如期而至。本次论坛由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江苏省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共同承办。活动将以“AI浪潮之巅,大模型引领行业新纪元”为主题,汇聚中外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领袖、学术专家和行业代表等,共谋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图景。如何加速培育一个开放、创新、活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将中国(南京)智谷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高地,这一年的智谷“新”答卷徐徐展开。
AI Valley
产业集群加速迈向新阶段
2024年1月,新港高新园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本月,园区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连续入选省级产业集群,这是中国(南京)智谷参与南京市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所交出的“满分答卷”。AI Valley建设7年来,人工智能企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6家上市公司、18家培育独角兽企业、20家瞪羚企业、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园区AI产业金字塔已经形成。
围绕省级创新产业集群的三年计划,新征程的未来航向标已经铺就——继续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聚沙成塔,高原上继续起高峰。2024年5月9日,普塔科技新总部启用仪式在兴智科技园举行。这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软件领域的“后起之秀”,入驻园区仅三年,就实现了产值十倍的增长,员工规模超300人。而就在两个月前,智驾芯片龙头企业地平线也悄然在南京经开区布局了自己的AIoT新产品线团队。龙头企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新势力”高奏凯歌、突飞猛进,两家企业的客户已基本涵盖中国所有主流汽车品牌。50余家智能网联相关企业,3000余名相关研发人员,已经成为园区省级创新产业集群的顶梁柱。
AI Tower
生态高塔激发创业新活力
4月24日上午,出门问问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首发融资超过3亿港元。这是今年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第1家上市企业,也是园区自主培育的第15家上市企业。
作为港股“AIGC第一股”,出门问问早在2020年落户园区之始便开始布局中文版大模型,布局大模型在文字生成、图片生成、3D内容生成、语言生成和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垂直应用。但如出门问问一样的龙头企业,在园区的发展并非“独自前行”。园区围绕出门问问建设在兴智科技园的AI Tower,引入更多在AIGC、大模型等领域的生态创业企业。早在去年11月,出门问问就在红枫科技园举办首届交互数字人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多个企业与其签订生态合作协议并落户园区。一个月后,地平线也在园区举办了一年内第二期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开发者训练营,吸引了数百名生态开发者的参与。
以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拓展垂直应用的生态延展新模式,成为了园区激发生态活力的新举措。今年6月6日,文海芯潮项目作为园区引入的第20个奇绩系项目,登上奇绩创坛DemoDay。而在该活动之前,园区已经完成了对于奇绩创坛第二期基金的出资,将双方的合作延续至未来五年。以资本龙头为核心探索投招联动的新模式,也已成为智谷创新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业生态、资本生态互为补充,正不断激发智谷多元生态的新活力,一个个智谷生态高塔正在园区拔地而起。
AI Town
系统布局带来集聚新优势
近期,红枫科技园新地标“AI Town”正式落成。作为载体形态最全、产业类型最专、服务配套最优的产业园,AI Town内已经集聚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1家、规上企业30家、省级瞪羚独角兽企业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诞生了诺唯赞、晶升装备、出门问问三家上市公司以及牧镭激光、起源太空、泰普森、极智嘉等“AI+硬科技”的明星企业。
科技园跃升发展的背后,并非企业数量的简单增加。除聚焦“AI+硬科技”的红枫AI Town外,兴智科技园以芯片、AIGC、智能网联领域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偏软类项目,建设新港创新中心和AI Tower;汇智科技园围绕开发区大型制造业引进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建设国际企业研发园;龙港科技园围绕南京先进激光研究院、南京南邮信息产业研究院、南大光电工程研究院,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四个园区错位发展,形成各自比较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围绕各自产业集聚区找到了上下游的产业合作。合信自动化在楼下的库伦力公司的电池分解工厂里找到了应用场景,普塔科技成为南京奇瑞雄狮的车载软件测试服务供应商……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内生增长、抱团取暖,智谷企业正协力奋进赢得集聚新优势。
AI Platform
平台服务翻开合作新篇章
本次2024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所签署“大模型技术与应用服务平台共建协议”。合作七年以来,园区与中国信通院共建的江苏省唯一的人工智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经对接服务了百余家企业,在算力、芯片仿真测试、网络安全、标准制定等领域全方位赋能智谷企业发展。本次双方顺应AI发展新趋势,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推出“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将省级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能力进一步拓展,为院地合作翻开了新篇章。
本次活动中,智谷的老朋友,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周志华教授第五次参与园区举办的年度人工智能活动。依托其科研团队建设的南京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也成了园区AI平台建设的主力军,入选省级众创空间,举办智谷研究院Demoday、智谷大讲堂等多项活动。研究院以算法为核心的技术实力,申请获得各类知识产权超过30项,建成机械设备智能监测管理平台,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拓展落地应用范围。目前研究院累计集聚产业生态人工智能企业超50家,为推动中国(南京)智谷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校地合作树立了新典范。
一家聚焦标准制定、一家主打培育孵化,两大智谷AI Platform都在不断提档升级。而平台服务仅是园区针对人工智能企业服务体系之一,专注于投资的“等你来路演”、专注于政策宣讲和场景对接的“小文下午茶”,齐全的AI Service正在打造一个智谷企业的专用“PaaS”(平台即服务)。
AI Tower培育新赛道领头羊,AI Town加速产业链集聚发展,AI Platform打通研产服务,AI Valley扛起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智谷担当。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医疗、交通、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文化娱乐等垂直领域应用,力争在三年内培育壮大3个人工智能优势赛道产业集群,到2026年,培育人工智能相关经营主体超700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达300亿元,这是园区立下的豪言壮语,更是中国(南京)智谷的发展担当。
这是智谷建设的第七年,但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以硬科技立身,以制造业为本,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构建新质生产力破土而出的厚实土壤,这就是中国(南京)智谷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