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党建引领筑“耕”基 乡村振兴展新颜

紫金山新闻
2024-07-02 10:42
+关注

田野里,嫩绿的秧苗整齐列队、茁壮成长;山坡上,青翠的茶树绵延起伏、茶香四溢;金陵野菜园里,香椿头、菊花脑等品种丰富、长势喜人……走进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一幅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农业主导型街道,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找准党建与乡村振兴切入点,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稳住农业“基本盘”,既守好了“米袋子”“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党建凝聚人心 合力促进振兴

“与人工插秧、抛秧相比,机械化插秧省时、省力,且苗距均匀,后期除草、施肥更方便,秧苗的成活率也明显提高。”在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张洼田头,农业农村局党员志愿者、种植业专家何玉奎正在为种植大户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水稻种植技术。

“街道经常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我们指导,还会组织我们参加技术培训,把最新的‘三农’政策和惠农政策带到田间地头”双墩村村民、种植大户张会说道,今天的培训收获很大,专家的现场指导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困惑。

此外,在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石柱林社区水稻千亩示范方和东王社区水稻5000亩示范方种植基地现场,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党员志愿者、二级研究员管永祥也走进田头,就水稻种植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服务基层群众。近日,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专家走进冶山,为水稻高产“把脉支招”。

稳抓科技科普 激发创新活力

“我市属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0—80万亩左右。”在冶山现代农业园区二楼会议室,一堂生动的农业新科技科普宣传有序进行。

活动现场,党员代表、农业专家、种植大户、村民代表等,仔细阅读《南京市小麦单产提升全程技术操作手册》。为了让广大种植户一看就懂,操作手册以图文并茂形式进行详细技术指导。特别是对提高秸秆还田质量、适期播种、科学施肥等重点环节,不仅给出了科学操作参数,还选用大量生动图片,力求做到“看了能懂,懂了就会具体操作”。此外,针对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和新产品的应用,操作手册也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技术指引。

“我市南北狭长,丘陵山地居多,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地实际生产问题不尽相同,早年一些生产经验已不完全适用于现今的生产形势。”农业专家介绍,操作手册以农时为主线,从最开始的播前准备到最后的收获归仓,覆盖小麦全生育期,科学提供关键农事建议。不仅如此,活动现场,大家还围绕水稻的分类、籼稻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讨论交流。

农机农艺融合 助力现代农业

漫步在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的乡村田埂上,放眼望去,一片片稻田绿意盎然。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坚持省级农业园区创建不动摇,规划建设了总面积6万亩,核心区面积1.45万亩的市级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并按照“稻麦轮作”“稻油轮作”的方式,高标准实施江淮分水岭富硒籼米种植。

为更好地服务江淮分水岭富硒籼稻等主导产业发展,2022年以来,街道率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以街道国有平台润冶公司牵头,选取石柱林稻米联盟等20家企业,探索“1+N+X体系模式”,并成功入选当年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去年,我们优选良种、采用绿色种植新技术,种出的水稻不但迎来了大丰收,而且长、香、透、软,品质极佳,一经推向市场就赢得了好口碑。”石柱林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松明不无骄傲地说。

在位于石柱林社区的冶山籼米产业化综合服务中心里,插秧机、无人机等农机设备一字排开,肥料等生产资料堆垛整齐。赵松明介绍,社区携手区域种植大户,开展育苗育秧、深耕深翻、飞防植保、农机维保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入推动富硒特色品牌籼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富民强村“加速跑”。

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来源:冶山发布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