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就要来了。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聚焦“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博物馆在提供教育经验和推动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角色。
记者从南博获悉,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博物院社教专员带着南博特色课程分别走进南京市聋校、南京市中医院和南京西善桥街道教育中心,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传统文化、非遗体验带到社会各行各业中,促进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特殊教育中的融入,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中华文化的力量——江南百工”是由南京博物院与南京市聋人学校共同研发的特色馆校课程。课程将南京博物院丰富的馆藏资源与南京市聋校学校的非遗类校本课程融合,向聋校学生们展现江苏地域文明与工艺特色。5月6日下午,南博社教专员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来“江南百工|层层髹涂尽奢华”课程,结合馆藏文物,向学生们介绍汉代漆器的工艺和实际用途,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感受他们不朽的精神世界。
5月10日南博社教专员将走进南京市中医院,为病房里的小朋友送去“博物馆里的中医药”课程,通过讲解、互动游戏和欣赏文物复制品,带领小朋友一起探究博物馆里的釜灶、汲酒壶和古人熬煮草药的工具有什么关系,康熙十二月花卉纹杯里又能发现几种中草药。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南博社教专员和社区志愿走进南京西善桥街道,为该街道的社区居民送去丰富的文化大餐。活动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小朋友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如文博知识趣味问答、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使文化教育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引导居民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共同弘扬传统文化。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