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或可要命!这样告别“蚯蚓腿”完美入夏

紫金山新闻
2024-06-16 19:43
+关注

随着夏天到来,众多爱美人士纷纷换上短裙或短裤,自信露出美腿,凉爽度夏。然而,也有一些人选择忍受酷暑,用长裤包裹住自己的双腿,他们就是正在被俗称“蚯蚓腿”的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所困扰的患者。这一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随着病情进展可进一步出现皮肤损害、静脉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团队近期就收治了不少静脉曲张患者。那么,如何告别“蚯蚓腿”完美入夏?

“小蚯蚓”轻挠出血差点要了命

夏日将至,很多女士都会选择穿上心仪的裙子,但是就职于某中学的朱老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两条小腿上出现了一些细小的红血丝。一开始不痛不痒的,就没当回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红血丝逐渐地扩大,疙疙瘩瘩、弯弯曲曲的突起,就像一条条“小蚯蚓”趴在腿上。最近这些突起的地方又痒又疼,本来白皙的双腿也变得暗沉沉,有的地方还黑乎乎的,上课站久了又酸又胀。朱老师今年带的毕业班,教学任务重,工作十分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到医院看看。

近日,早上正准备出门上班,朱老师感觉脚踝处瘙痒难耐,轻轻挠了一下,血液瞬间喷涌而出,吓得朱老师赶紧按住出血的地方,却怎么也按不住,血还是不停地涌出来,赶紧打120送到医院。急诊医生立即让她平躺在治疗台上,用纱布按住出血处,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住出血的部位。经过检查发现,朱老师这次出血估计跟静脉曲张有关,“因为下肢静脉曲张,曲张静脉处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较差,皮薄萎缩,同时由于血液淤积,迂曲扩张的静脉承受着巨大压力,特别是足踝部,在遇到轻微外伤,就可能造成急性出血。”急救医生解释,“这次发现在白天送救及时,如果出血发生在夜间,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这种出血常常没有明显痛感,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出血量,失血过多会引起失血性休克,是有一定生命危险的。”

早期“报警”信号常被忽视

朱老师得知这个情况感觉很困惑,平时注意养生的自己为什么会得静脉曲张。实际上,下肢静脉曲张是比较常见的血管疾病,一般多见于久坐、长时间站立或者长时间体力劳动的人群,如教师、医生等,他们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常受到障碍,从而增加了患病风险。

“因下肢要承受来自身体的重力,在长时间的重力压迫下会导致血管变粗、变长,血液回流不畅,导致血液沉积在下肢,下肢的静脉出现成团或蚯蚓状的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下肢静脉曲张。”专家解释,吸烟和饮酒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由于血管结构变化和血管壁弹性减弱,也更容易受到静脉曲张的困扰,“如果不进行处理,静脉曲张只会越来越严重,逐步出现下肢酸胀不适、皮肤瘙痒、湿疹、皮肤脱屑、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就是我们常见的有些患者腿部有蚯蚓状的静脉凸起。发展到最后,静脉曲张的地方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就是民间所说的‘老烂腿’。”

专家提醒,腿上出现血丝,冒出青筋,很可能是这个病的预警,但却容易被忽视,“最开始,我们腿上毛细血管扩张,可能出现像血丝一样的改变,这时候可能什么感觉都没有,也可能只觉得腿部有些酸胀不适。因为对生活没啥影响,很多人就忽视了。过段时间才会出现腿部的曲张静脉团,也就是下肢静脉曲张。再经过一段时间,小腿的皮肤营养状况就会受到影响,出现瘙痒、色素沉着甚至无法愈合的溃疡”

你是怎么被静脉曲张“盯”上的

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章希炜主任医生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的60%以上。调查显示,我国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近1.2亿,其中超过8000万为女性,同时正呈年轻化发展,15岁以上人群中静脉曲张的患病率达8.9%,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包括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血液淤积在下肢,导致血管扩张、膨出和迂曲;静脉内压持久升高,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肥胖、长期便秘等;女性妊娠期由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髂静脉,也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不过通常情况下女性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章希炜解释。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目前医院开展的有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新型的曲张静脉射频消融手术,均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后者因其微创、美观、康复快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病人选择,最终患者朱老师选择了静脉射频消融手术,很快就顺利出院了。”章希炜提醒,静脉曲张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如果在初期不给予重视,后期可能出现老烂腿,不仅影响美观,还会损害腿部以及身体健康,因此千万不要忽视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易发人群如何预防静脉曲张

最好的治疗是“防范于未然”,专家提醒,预防静脉曲张,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

“避免久站或久坐。下肢静脉曲张是因静脉无力将血液送回心脏,因此应防止久站或久坐。久坐的上班族要经常起身活动,如需长时间站立,记得经常变换姿势。”章希炜提醒,“易发人群要适当运动,常让脚做抬高、放下运动,或者适当的散步,均有助于缓解症状。多做一做踝泵运动即足背屈伸运动,运动时小腿肌肉收缩,挤压行走在肌肉间的血管,可帮助瘀滞的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减轻静脉压力。”

此外还可以借助“道具“,“穿医用弹力袜,医用弹力袜利用循序减压的原理,可帮助血液回流,减轻腿部肿胀。避免穿紧身衣、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章希炜建议,还要注意控制体重,及时治疗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导致腹压升高的因素,“因为肥胖本身带来的自重无形就给静脉血回流增加了压力。饮食要清淡,多吃粗纤维、新鲜果蔬,避免辛辣。”

章希炜提醒,如果腿已经出现水肿,抬高下肢利用重力的原理也有助于血液回流,高抬腿睡觉,消除水肿。

通讯员 姜海英 吴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