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南京地铁站的神秘小纸条,为何引发全国网友热议?

紫金山新闻
2024-05-06 13:13

近日,江苏南京地铁上演了暖心一幕: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上面详细标注着换乘路线。“这里是南京南站,您可以乘坐3号线至泰冯站,换乘S8号线至长芦站即可到达。”一旁乘客将其发到网上后,引发众多网友点赞。

01

很暖心:地铁里的神秘小纸条

申先生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共鸣。“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真是福音”“很有温度!看到后心里暖暖的”。

其实,这张纸条是地铁南京南站推出的“信鸽服务”。服务区设置在地铁入站口,并且有显眼的引导标志,工作人员在了解问路乘客需求后,将换乘方式写在纸条上,详细标注哪一站换乘,哪一站到达终点。

南京地铁工作人员牛悦称,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来问路的乘客。由于有些换乘线路比较复杂,常常会出现乘客记不住路的情况,因此推出“信鸽服务”。“这项服务至今已经推出6年,累计帮助了约2万人。”

除了“信鸽服务”,地铁南京南站还有另一项暖心措施:“彩虹便民条”。工作人员将乘客常问的线路及地点进行了归纳梳理,以不同颜色区分目的地,然后将其打印出来挂在客服中心处,方便乘客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如今,“彩虹便民条”已经覆盖了南京地铁全线。

“信鸽服务”和“彩虹便民条”推出后深受老年人喜爱。牛悦表示,换乘地铁对于年轻人轻而易举,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却是个较大的挑战。“我们推出这项服务,主要就是为了老年人。不断进步的社会,绝不会丢下他们。”

02

更顺心:便民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在南京,这样的贴心细节不仅仅表现在地铁上。

在南京汽车客运站,乘客也可以领取这样的指路条。据全国劳动模范、南京汽车客运站值班站长陈炯回忆,指路条诞生于2000年左右,最早的时候由售票员手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写着到东站、下关站、中华门站的出行方式,后逐步变为打印版。

南京公交,在2018年首次推出62路和640路两条“敬老线”。后续在更新车辆时,就已经开始批量购置配备有无障碍踏板的公交车。截至目前,南京已有8条“敬老线”。2022年,南京首批45座助老打车暖心车站正式启用。老年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在暖心车站使用助老打车服务,只需扫码即可呼叫附近的出租车,不用再为出行的“第一公里”发愁。

今年4月,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出台《2024年政务服务十大惠企便民举措》,从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着手,准入前靠前服务,准入时压减材料和时间,准入后优化年检、设立便民服务点,涵盖运管、大件运输、公路、航运、海事等交通运输各领域,以更高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南京“多点开花”,“圈”出了居民家门口的幸福生活,也提升了全域幸福指数。

南京交警因地制宜,通过调研和大数据分析,针对红绿灯设置和配时优化升级,推出了更加方便于民的设计。“南京的红绿灯都这么大吗?”2023年春节期间,一名外地网友来南京旅游,被南京交通信号灯的尺寸惊住了,随后在网上发了一段视频,得到近2000名网友的回复,后又被江宁发布等公众号转发,引发数以万计网友的讨论。

一个个暖心的服务,带来安心的出行体验,传递出南京这座城市的温度!

03

多上心:我们需要更多的便民“小纸条”

“不是有手机导航吗?为什么还要用写纸条这种原始的方式?”在“彩虹便民条”的相关新闻下,也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这样的便民之举很有必要。1969年,我国开通了第一条地铁,截至2024年3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0条。而我国有14亿人口,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来没坐过地铁。就算是生活在大城市、每天坐惯了地铁的人,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也可能会因匆忙而在陌生的路线上迷失。而拿在手中的纸条,会给顺利到达多加一份保障。

往来通达,是为交通。出行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同样重要。

在交通之外,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便民“小纸条”。

去年,为响应商务部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的指导要求,全国首份“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正式上线。

该地图筛选出了全国200多个城市超50万个修补小店的地理位置和服务信息,包括修鞋、开锁、配钥匙、裁缝店、自行车维修、电动车维修和钟表维修等7大类,用户可通过全国各地媒体入口查找服务;该地图还开放了地图共建入口,市民可将新发现的小店上传至地图。

城市的发展

不能丢下每一个人

为暖心的便民服务点赞!

综合自央视新闻、央视网、南京发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姚沁玥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