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OK、收到、好的……工作群回复到底有啥讲究?

紫金山新闻
2024-02-29 14:01

工作群

职场人又爱又恨的所在

有人因为在群里回复“好”

被指责“没情商”

还有人在群里回复

“收到”×3被离职

工作群回复为何逼疯打工人

工作群回复“好”挨批评

3次“收到”被离职

不久前,某网友曝出“因为在群里回复一个‘好’离职了”。当时该网友正在忙着处理工作,看到领导在工作群发了通知,立马回复了“好”,被领导指责“这个答复很没有情商”。一般是上级才这样回复。该网友认为这一指责不合理,叠加了此前的矛盾,最终决定辞职。

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郑乐初入职场时,群里隔三差五发通知,总有同事带头回“收到”,后面一堆复制粘贴的“收到”。这种机械的、无脑的回复终于出了bug:

有一次,老板在群里发了客户的新任务,当时正要急着出门见客户,没认真看消息,就条件反射回了“收到”。

■ 下楼坐上网约车,看到同事们在群里回复“收到”,又跟着回了“收到”。

到了约见地点,工作电脑上挂着微信又是同事疯狂回复“收到”,还以为错过了,就赶紧又回了“收到”。

当时正在试用期转正的当口,直属领导宣布,郑乐没办法留下,原因是“连回三次‘收到’,工作态度太敷衍”。

聊起这些事情,打工人估计类似的苦水一吐一大把。

下属对领导的通知回复“好”“OK”都带有不礼貌、不尊重领导的意味;“辛苦了”这种话,下属最好不用,而是由领导对下属说;“哦”“呵呵”不适合工作群,无脑复制粘粘回复代表了工作态度敷衍,而在工作群直接质疑领导,更是职场大忌。

尽管对这些“潜规则”并不完全认同,但大部分打工人认为,在工作群里什么时候回复、怎么措辞,是一门学问,一不留神,还可能成为被批评、被排挤甚至被开除的理由。

Ok、收到、好

工作群回复有啥讲究

为了不在线上沟通时“表”错情,有网友整理了《当代职场人聊天指南》:

最基本的是回复“好的”“明白”“收到”,为了不出错,回复工作群的消息时最好先观望,再跟随大部队回复,比较好回复是在表明收到之后加上执行计划、事情完成的时间点。

■ “嗯嗯”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多种解读。有人收到“嗯嗯”,会觉得对方很是热情和赞同。也有人认为,这是过度亢奋的虚伪表现。此外,“哦”“呵呵”不适合工作群。

■ “ok”作为一个常见的回复词,可以说它既万能,又不万能。“ok”一般是领导回复下属,而不是下属回复领导。同理,“辛苦了”这种话,也是领导对下属的回复,不能反过来用。

■ 除了“ok”okk,okkkkkk。有种说法是,你给别人发k的数量越多,代表着你对别人越有好感。“哈哈”也是同理,不过这可以私聊用,不建议在群里用。

当代打工人

被迫患上“文字讨好症”

“文字讨好症”,指为了展示自己的友善,缓和语气,在一句话末尾加上各类语气助词和标点符号,时常发生在线上对话场景,例如职场人线上用沟通时,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甚至习惯性地加一些语气词,以及表示友善的表情包,显示出自己是在积极回复,让对方看起来更舒服,这就是“文字讨好症”。

“哈”“啦”“呀”“滴”可并称为“文字讨好症”四大天王,能搭配不同语句,是该症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场景下的实例如下:

“我们今天对齐下方案哈。”

“当然可以啦。”

“能不能多给两个人力呀?”

“好滴。”

办公室白领小张告诉记者,她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讨好”。作为一名职场打工人,她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丰富的语气词和表情包,甚至成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刚需”。如果汉语失去“哈”这个字,世界将多承受50%的怒气值;如果四大天王都失去,心平气和的工作将无法持续。

心理学家:

能让人更准确地理解你的意思

那么,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职场中的“文字讨好症”?成都心动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理事长、心理学专家张珂博士认为,使用“文字讨好症”这个词语,本身或许不恰当。

他指出,使用一些语气助词不一定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尽可能让语言文字不那么“中性”或被误认为“带有攻击性”,更舒缓的语言交流氛围显得放松自然,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在人际交际过程中准确表达交流沟通的意图。使用一些语气助词,还可以有效降低被别人误判为攻击性语言的概率,以及担心交流不畅带来的焦虑感,有缓冲和放松的作用在其中。

当然,张珂提醒,如果是正式工作邮件、下达通知或传达任务时,基本不会用到语气词,这时候语境氛围通常应为严肃的。平时和他人用文字交流时,因为看不到对方的语气表情,语气词能更多传达一些语气信息,让交流显得温和、不生硬。

在工作群里的回复,礼貌和尊重是应该体现的,但不至于过于卑微。在职场无论怎样使用文字修饰聊天,都不要忘记:真诚才是人际交往的绝技,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才是职场人最珍贵的底色。

工作群的通知,

你是怎么回复的?

综合自江苏总工会、澎湃新闻、劳动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朱嘉琪

审核 周哲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