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六合美食,就不得不提小作坊,而李鼎记猪头肉,正是小作坊里最让六合人熟悉的味道。近年来,李鼎记猪头肉更是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店”,不少市民慕名而来,早早在店门口排起了长龙。谈起自家猪头肉的火爆,李师傅表示:“我做了几十年了,我家的猪头肉做得软烂入味,口感好,对得起良心。”然而在参加了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马鞍分局组织的小作坊食品安全培训以后,李师傅意识到,食品安全只凭良心,小作坊只靠老手艺,走不远也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
为实现小作坊升级改造,解决小作坊业主的难点痛点问题,马鞍分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指导服务,深入了解业主意愿和困难,结合现场的环境设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加工场所环境卫生、防蝇防鼠防尘等硬件设施设置,结合生产工艺的加工顺序和产品特点,指导小作坊规划了原辅料间、卤制间、成品间等功能区间,按序放置设施设备,做到物品生进熟出、人流物流分开。针对食品小作坊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工作人员主动指导业主建立进销货台账、设备清洗消毒等记录,让美味更安心。
升级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多次来到小作坊,了解其在升级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改造完成后,执法人员对小作坊的硬件设施、工艺流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头看”,李师傅直言:“现在环境卫生干净多了,厨灶具也都换成了不锈钢材质的,布局设计比之前科学了不少,我家小作坊真是大变样。”
李鼎记猪头肉只是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马鞍街道的小作坊都在经历着同样的改变。小作坊的升级改造,不仅有利于对小作坊食品安全风险的管控和处置,而且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小作坊“脏乱差”“小散乱”的固有印象,增强了小作坊的竞争力。下一步,马鞍分局将坚持在服务中强化监管,在监管中优化服务,助力小作坊走上“进阶之路”,保障市民们安心品尝平凡至美的市井百味。
通讯员 杨雪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