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梧桐语”:传递城市更新温度,探索无限创意

紫金山新闻
2023-05-22 12:20
+关注

5月19日,2023年南京市第一批“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发布会暨“梧桐语”南湖东路点位开幕活动在建邺区南湖东路南湖中心广场成功举办。

在今年1月发布的南京市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中,“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连续第三度入选“民生实事”,其通过“小规模、低影响、渐进式、适应性”的改造与建设方式,为市民提供“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的公共文化空间。同时“梧桐语”也是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全球创意城市示范空间。

文化融合新业态,赋能城市更新新模式

点位不同、创意不同,每一处“梧桐语”都是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生动诠释着“极美南京”的城市气质。

南湖东路“梧桐语”位于建邺区南湖中心广场内,是附近居民的主要生活休闲场所,走进空间,以粉色为主的视觉风格,散发出极强的艺术张力,抓人眼球。

作为南湖周边地区正式开放的第二个“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南湖东路“梧桐语”以宝可梦卡牌为主的亲子类、益智类、竞技类卡牌游戏作为其核心运营方向。运营方十竹斋文投选择了具备丰富IP授权与运营资质的合作方,围绕“品牌经济”“首发经济”,聚焦年轻一代,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卡牌游戏社区的建立、专业比赛的举办、亲子互动交流、卡牌收集与交换等各类活动的开展,南湖东路“梧桐语”将成为一个具备品牌效应、传播效应,集展示、打卡、沉浸式体验为一体的文化驿站,进一步探索老旧城区改造建设与文化艺术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温故而知新,“文化驿站”迭代升级

为反映南京“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的建设、运营风貌,拓宽大众与艺术连接的维度,十竹斋文投在活动现场举办了“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发展成果展。本次展览着重回顾了自“梧桐语”小型客厅项目发布以来,南京市40个“梧桐语”点位的发展历程,从文化赋能、便民服务、运营策略、点位规格、跨域交流五个维度,让百姓可以直观地感受“梧桐语”的发展成果。

作为建邺区南湖公园与南湖东路“梧桐语”的运营单位,十竹斋文投通过整合十竹斋民族文化品牌与NAFI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的相关资源,坚持“守住品质、赋能城市、惠及百姓”的根本宗旨,为“梧桐语”配套推出了“笺语”主题展、十竹斋木刻水印体验、NAFI SEE·美好生活节、保利春拍征集等多重文化艺术活动,极大丰富了周边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在2022年中国(澳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展览会上,南湖公园“梧桐语”的系列文创受到一致好评,为南京—澳门的文创产业交流、创意产业赋能城市更新再添新的一笔。据悉,在即将上线的朱二河点位,十竹斋文投还将携手政府职能部门与城市惠民品牌,融合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强化“梧桐语”运营与惠民主体的珠联璧合。

为表彰和鼓励全南京各“梧桐语”点位为城市内涵式发展做出的贡献,主持人现场宣布了2022年南京市“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考核结果,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二处副处长邓琨为获得A级点位的各“梧桐语”颁发了奖牌。除了对A级点位颁奖之外,活动现场还对由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主办的“遇见梧桐语·极美随手拍”摄影比赛的优秀作品进行了轮播展映,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闻一武为此次比赛的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状。

“听说这里还可以修手机,修家电,洗衣服......我们就赶快来看看。”王叔叔早早携老伴儿来到了活动现场,体验了南湖东路“梧桐语”所推出便民服务—NAFI Pocket·梧桐语锦囊。此项服务是十竹斋文投为“梧桐语”量身打造的便民服务版块,周边居民在“梧桐语”内驻足小憩之余,可通过自助扫码小程序或店员代客下单的方式,体验包括手机、家电维修,衣物清洗等各项服务。“这个很实际,因为周边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像手机啊或者家里一些东西坏了,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就来这个南湖东路的’梧桐语’,连下单都有人教我们怎么搞,很方便。”王叔叔为NAFI Pocket周到的服务点了赞。据悉,南湖东路“梧桐语”还将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反诈骗、智能产品使用、健康知识普及等,定期邀请专人开展讲座,将惠及百姓落到实处。

活动前一天恰逢“国际博物馆日”,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助推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南京市博物总馆联合全南京40家“梧桐语”,共同推出了“寻宝梧桐语”之“发现镇馆之宝”特别活动。据了解,南京的各博物馆将与“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结成对子,每家“梧桐语”以图片、介绍等形式展出一件“镇馆之宝”,并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广大市民可以前往各“梧桐语”参与活动,在家门口即可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同时还有机会获得由各博物馆和“梧桐语”提供的精美纪念品。 

“欢迎来我们的摊位打卡。”活动当天同期举办了“NAFI SEE·美好生活节”,以跳蚤市场的形式,将具有南湖特色的地摊文化充分展现。现场摊位包括毛绒玩具、文具、童装、石膏娃娃、修眉、套圈等,丰富的业态与创意十足的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其中来自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的摊位尤其引人瞩目,“非遗学院将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高级技能型人才。今天带来的作品都是我们学院的学生所创作的,他们未来也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非遗学院相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到。

据悉,随着多处“梧桐语”点位的上线以及配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十竹斋文投在建邺区“梧桐语”的布局,已经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高维度发展。未来,十竹斋文投将把“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与旗下的“NAFI SEE·美好生活节”、“笺语”主题展、NAFI Pocket等文化、便民服务做更加紧密的结合,实现体系化、品牌化发展。调动感官,打破次元,让品质艺术生活触手可及,让市民们能切实感受建邺温度,从而进一步探索文化艺术赋能城市更新的无限可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