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童谣知多少?诵读念唱样样行

紫金山新闻
2022-03-16 07:00
+关注

“城门城门几丈高?”

“糖粥藕,糖芋苗,桂花酒酿小元宵。”

“金陵古城城门大,里城外城甲天下。”

“六合县有个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童谣,从遥远的古代走来,朗朗上口、幽默俏皮,口口相传至今,集结了数代人的智慧,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气息。

作为启蒙读物,童谣被古人称为“天地之妙文”。在特有的节奏与韵律中,传递基本的价值认知,激发孩童对世界的探索。当童谣承载南京特有的人情风俗,演变为南京民俗文化的产物,便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独特的南京记忆。

即日起至4月30日,紫金山新闻联合南京市全民阅读办、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开展“童谣里的南京故事”网络征集活动,读南京童谣,颂城市文化。

活动时间:3月16日-4月30日

朗诵内容:《南京童谣》

参与方式:登录宁听云空间,点击首页轮播图《童谣里的南京故事》专题,选择想要朗诵的文本,即可参与活动。

朗诵篇目:《城门城门几丈高》《我在张家学打铁》《拜年谣》《南京风味小吃谣》《南京城门谣》《南京古桥歌》《十字歌》《六合县》

拍手唱、跺脚唱、拉着爸妈一起唱,在快乐的诵读念唱中,完成一场精神上的文化交流吧!

附:朗诵篇目

《城门城门几丈高》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十六丈高。

骑大马,带把刀,

走进城门抄一抄,

问你吃橘子吃香蕉?

《我在张家学打铁》

一摩金,二摩银,三摩四摩打手心。

张打铁,李打铁,我在张家学打铁。

打铁打到正月正,家家门口挂笼灯。

打铁打到二月二,家家门口接女儿。

打铁打到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

打铁打到四月四,一个铜钱四个字。

打铁打到五月五,洋糖粽子敬老母。

打铁打到六月六,蚊子叮来扇子扑。

打铁打到七月七,七根鹅毛七管笔。

打铁打到八月八,家家户户杀鸡鸭。

打铁打到九月九,九个老头喝烧酒。

打铁打到十月朝,老子牵牛儿子吆。

打铁打到十一月,里穿单衣外下雪。

打铁打到十二月,杀猪宰羊忙过节。

《拜年谣》

拜年拜年,好话上前。

见面拱手,相互拜年。

恭喜恭喜,糖茶泡炒米。

发财发财,元宝滚滚来。

娃儿拜年要磕头,长命百岁摸摸头。

把头一磕,有吃有喝。

左手一伸,瓜子花生;

右手一伸,压岁钱上身。

要走要走,欢喜团到手;

多谢多谢,笑呵呵告别。

《南京风味小吃谣》

糖粥藕,糖芋苗,桂花酒酿小元宵。

豆沙条,马蹄糕,松子茶糕满街跑。

烫干丝,三丁包,各色烧麦和火烧。

小刀面,大馄饨,油条水饺甑儿糕。

腊八粥,豌豆糕,荷叶乌饭炒元宵。

五香藕,糖山芋,枣泥馅心山药桃。

熟荸荠,热菱角,年糕百合千层糕。

葱油饼,豆腐脑,金陵春卷加年糕。

状元豆,油炸干,蛤蟆酥儿炒米团。

鸭血汤,牛肉汤,五香驴肉老卤干。

火腿粽,梅花糕,鸭血粉丝和汤包。

炒糖栗,绿豆糕,什锦菜包好味道。

《南京城门谣》

金陵古城城门大,里城外城甲天下。

里十三,外十八,一道门闩外面插。

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

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江东驯象只一家,安德凤台一枝花。

双桥夹岗在山凹,高桥上方有八家。

沧波麒麟走天下,尧化仙鹤人人夸。

上元佛寺无人家,童子跪拜观世音。

栅栏崇潼人害怕。

《南京古桥歌》

上有上浮桥,

下有下浮桥,

当中夹个陡门桥。

天上飞的鸽子桥,

山上跑的老虎桥。

头上戴的珍珠桥,

手上拿的如意桥,

脚下踩的莲花桥。

武士爱走武定桥,

状元爱走文德桥。

爸妈喜爱娃娃桥,

人人爱走长乐桥。

《十字歌》

锣鼓一打多热火,

听我唱个十字歌。

一字像扁担,

二字隔条河,

三字中间有条船,

四字把门紧紧锁,

五字盘腿坐,

六字伸着腿,

七字翘着脚,

八字眉毛生得恶,

九字堂前挂金钩,

十字中间穿心过。

《六合县》

六合县有个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盖了六十六间楼,

买了六十六篓油,

堆在六十六间楼;

栽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养了六十六头牛,

扣在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遇了一阵狂风起,

吹倒了六十六间楼,

翻了六十六篓油,

断了六十六株垂杨柳,

打死了六十六头牛,

急煞了六合县的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