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全省首个高职院校新四军文化实践育人基地“东进苏南第一站——新四军历史研学基地”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馆。
高淳区是新四军东进苏南的第一站,具有深厚的革命传统。1938年6月,新四军第一支队在陈毅率领下实施东进抗日战略行动,由皖南地区挺进至高淳,司令部设于吴家祠堂(现南京市高淳区淳溪街道中山大街93号)。当年8月,为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与皖南新四军军部之间的战略通道,新四军第一支队政治部在高淳城内设立了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南京市高淳区)。
在开馆仪式现场,由南机电学子自编自演的新四军主题情景剧《东进!东进!东进!》燃爆全场,同学们用饱满的激情和生动的演绎,让现场观众仿佛回到了那段团结奋斗、克敌制胜的峥嵘岁月。“每一次排练,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段史料,都加深着我们的敬畏。”参与活动的学子们这样分享他们的感受。
走进“东进苏南第一站——新四军历史研学基地”,这里展示的300余件珍贵实物史料,系统展示了新四军东进苏南的辉煌历史。新四军战士的珍贵手稿、日记及学习笔记等原始资料,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清晰还原历史细节,让观众真切地感受新四军战士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据介绍,该基地作为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的分馆,获得了南京大学大量扎实的史料支持。
“2021年,学校迁址至南京市高淳区,通过深入学习和实地走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在高淳这片红色热土上发生的革命故事。”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周庆礼表示,为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探索“红色育人”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倾力打造“东进苏南第一站——新四军历史研学基地”。
这座全新的研学基地不仅是推动“红色育人”与“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更是校地融合结出的硕果。也是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将地方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育人素材,让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理论走向实践。未来,这里还将开发系列课程活动,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
通讯员 金慧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姜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