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骨盆遭遇恶性肿瘤无情的侵袭,当剧烈的疼痛让行走成为奢望,当传统化疗难以遏制病情的进展,但患者的身心备受疾病的折磨,当患者的生存成为一种奢望......半骨盆切除手术正以精准的技术与人文的关怀,为患者劈开一条通往新生的道路。
半骨盆切除主要适用于骨盆恶性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等)、严重创伤导致骨盆结构损毁且无法修复等情况。此类病症往往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半骨盆切除手术通过精准切除病变的半侧骨盆,能从根源上解除病灶对机体的持续侵害,为患者缓解痛苦、阻止病情恶化创造关键条件。半骨盆切除不仅是对病灶的彻底清除,也是和死神抢夺生命的赛跑,更是一次对生命尊严的有力捍卫。
46岁的黄女士,4个多月前右髋部逐渐出现疼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疼痛逐渐演变成无法忍受的折磨,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骨盆恶性肿瘤。后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经过穿刺活检,确诊为骨盆软骨肉瘤。这是一种恶性骨肿瘤,虽然历经多次化疗,但仍无法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
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和侵袭,不断侵蚀着她身体的“承重墙”——骨盆。患者也遭受着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疼痛,而且一旦发生远处转移,生命也即将进入倒计时。最终,马益民主任和陈思春主任共同为患者制定了最终的治疗方案--半骨盆切除。

经过术前对患者病情详细的评估,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以及术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凶险并发症的应急预案。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2025年7月9日上午,一场号称最顶尖、也是最凶险手术之一的半骨盆切除手术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如期进行。
在不大手术室里,在无影灯下,手术由马益民主任和陈思春主任共同主刀。手术室外,丈夫、儿女等家人在默默祈祷。手术室内外,虽一墙之隔,却犹如两个世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历经4个半小时,马益民主任带领着团队成员,用一把小小的手术刀,突破层层极限困境,在号称手术的禁区--骨盆上顺利完成了右侧巨大骨盆肿瘤的切除,为患者重燃生命希望。半骨盆切除手术的成功,代表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在骨肿瘤诊治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一、当身体的“承重墙”--骨盆,遭受肿瘤的侵袭
骨盆的角色:是一个坚固的“盆状骨架”,它不仅是脊柱的基座,承载着上半身重量,更是连接双腿的“交通枢纽”。我们行走、坐立、转身等一切动作都离不开它的稳定支撑。同时,它也是膀胱、肠道等重要内脏的“保护罩”。
肿瘤的威胁:当恶性骨肿瘤或软组织肉瘤在骨盆区域扎根,它们如同失控的建筑队,肆意破坏着这座“承重墙”的结构与功能。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只是表象,更可怕的是肿瘤细胞的扩散潜力和对生命的根本威胁。
二、艰难抉择:为何需要切除“半壁江山”?
面对晚期、巨大、对放化疗不敏感的骨盆恶性肿瘤,半骨盆切除常常成为控制肿瘤、争取治愈可能性的终极手段。
这绝非轻易的决定,而是医生在精确评估(影像学检查、活检等)后,确认肿瘤已严重破坏骨盆结构、侵犯重要神经血管或无法通过局部切除根治时,为了挽救生命而不得不采取的“壮士断腕”。
三、 手术揭秘:拆除与重建的艺术
半骨盆切除,学名“半骨盆截肢术”,其核心在于移除包含肿瘤的整个半侧骨盆结构。
1.手术类型
内部切除:切除病变骨盆,但保留同侧肢体。如同拆除房屋一半的地基和承重墙,但尽力保住上面的楼层。术后需复杂重建(如使用自体骨、异体骨或金属假体重建骨盆环),力求保留腿部的部分功能,挑战极大,但对患者心理和功能恢复意义非凡。
外部切除:切除病变骨盆连同同侧整个下肢。这是更彻底的方式,适用于肿瘤范围极广或已严重侵犯下肢的情况。术后患者将失去该侧腿部和部分骨盆。
2.手术挑战
骨盆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如迷宫,密布着大血管、重要神经丛、泌尿生殖和肠道器官。手术如同在最精密的仪器旁操作,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大出血,患者可能会殒命于手术台上。而且神经损伤(影响大小便控制、性功能、感觉)或脏器损伤的风险极高,这些对主刀医生技术与经验是极大考验,也是对患者和家属心理的极大考验。
四、生命的重量:意义与展望
选择半骨盆切除手术,不是无奈的妥协,而是勇敢迈向健康的一步。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份希望都值得全力守护。
半骨盆切除是骨科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它用身体结构的巨大牺牲,换取根除致命肿瘤、延长生命的机会。对于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这可能是实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唯一希望。后期通过现代假肢和康复,患者仍可能重获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回归家庭与社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在有效控制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命正逐渐成为可能。手术技术(如更精准的导航)和重建材料(如生物相容性更好的3D打印植入物)持续进步、康复理念和技术(如脑机接口控制假肢)的不断创新,未来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虽然世界充满苦难,但苦难总是能被战胜。半骨盆切除虽带来巨大挑战,但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坚韧的意志,正在不断改写结局。每一次成功的手术,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生命在风暴之后重建尊严的证明。当我们理解这份沉重选择背后的勇气与希望,才能真正读懂生命在极限边缘所展现的惊人力量。

专家介绍

马益民
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负责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腹膜后与盆底肿瘤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手术标准化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肉瘤·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皮肤软组织肿瘤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组委员,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北美骨科研究所、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中华医学奖二等奖;参编《软组织肉瘤内科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中国腹膜后肿瘤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人工关节置换实战技术专家共识2021版》《实用外科临床诊疗规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等;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
擅长领域:四肢原发性、继发性和转移性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低骨和骨 盆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腹膜后与盆底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化 疗、靶向和免疫等药物治疗。

陈思春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疗集团逸夫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从事骨科工作二十余年,主要骨科研究方向和技术特长:1.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2.急慢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3.骨科特异性感染和少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4.对四肢先天畸形、儿麻及外伤致畸肢体的矫形治疗;5.擅长关节结核、脊柱结核、脊柱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擅长四肢和关节复杂骨折的治疗,擅长感染性、外伤性等致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曾在国内外多家医院进修学习,发表临床医学论文二十余篇。(通讯员 叶晶晶 李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