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学子大手拉小手,共绘莫愁湖“植物图鉴”

紫金山新闻
2025-08-25 10:59
+关注

“老师,这个开紫红色花朵的树叫什么名字?我们游玩的时候都叫它‘痒痒树’!”在莫愁湖公园,小朋友们一边给紫薇树“挠痒痒”,一边疑惑地问在场的身着绿色马甲的志愿者。志愿者说:“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紫薇,如果我们碰一下它光秃秃的树干,它的树梢也会像人类怕痒一样摇晃起来,像极了人怕痒,所以我们也给它取了外号叫‘痒痒树’!”听了志愿者老师的讲解,小朋友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来自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李海佳,是此次莫愁湖社区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之一。有着园林专业背景的她,此次也承担着一个特殊的任务——带领暑托班的小朋友们为莫愁湖公园制作一本“植物图鉴”。即使烈日当头、酷暑炎炎,她依旧带领着小朋友们辗转莫愁湖公园的每个角落,对公园内常见的植物进行了一一讲解。

“在做科研的实验室里和在小朋友们的教室里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李海佳说:“这次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到社区和可爱的小朋友们一起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让我觉得很自豪!”

活动结束后,暑托班负责人将印制成册的莫愁湖公园植物图鉴赠予了莫愁湖公园管理处,用于给游人提供植物科普和赏花攻略。

此次莫愁湖社区爱心暑托班为期一个月,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成立了“南林绿芽 莫愁护苗”讲师团,为其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承载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课程。来自外国语学院、淮安校区的志愿者们也全程跟班,为暑托班的小朋友们答疑解惑。

从土壤肥料认知到水污染治理和保护,从植物生长环境到竹子与大熊猫保护,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绿色课程应有尽有。在户外实践环节,小朋友们来到南京林业大学树木标本馆、校史馆,共同领略了千姿百态的树种和千秋万代的使命担当。参观完毕后,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未来一定要守护好拥有这么多美丽树种的地球。

在这场青春和花朵的双向奔赴中,彼此都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姜宇杰说:“看到小朋友们求知的双眼,让我们倍感鼓舞。我们不仅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也要把生态文明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

据悉,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的青年学生们已经连续三年在暑期深入多个社区一线,为爱心暑托班的小朋友们开设生态文明相关的绿色课程。在培养“新”林人的道路上,“小手拉大手”不仅仅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传承。

通讯员 梁子瑜 尹申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姜静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