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用生动的游记书写东方传奇,开启中意文化交流的大门;400多年前,利玛窦来到南京,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2025年,是中意建交55周年。日前,南京市作协联合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共同举办“中华诗教海外星火公益活动”暨“文学中的南京——南京作家海外云课堂”,祁智、陆远、赖尔等近30名作家及中小学名师,以线上公益课堂形式,为相隔6小时时差的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学生讲授诗词之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维度呈现,讲述南京文化的方方面面
活动期间,大家因诗词相聚云端。祁智、陆远、赖尔等南京作家,先后走进直播课堂,用生动的讲述、丰富的影像,向意大利青少年立体呈现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人文风貌和蓬勃的现代活力。
近年来,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南京市作协副主席祁智以《弦歌》《我的唐诗阅读笔记》等一系列读诗笔记,引起广泛关注。他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在其独特的角度中,这些海外小读者再次回到诗歌文本,又超脱于文本,通过心与心的触碰,与古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南京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在直播课堂上,陆远以李白、苏轼、鲁迅和朱自清为例,细述他们笔下的南京。唐代顶流诗人李白,同时也是“大唐第一旅游博主”,是一位“行走的种草机”。当“总要来一趟南京吧”成为现代网络热梗时,李白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他来了七次,且每一次来都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就是他第一次来南京写成的,第二次来南京时,李白为金陵写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诗句。
“同学们,你们玩过《黑神话:悟空》或者看过《哪吒之魔童闹海》吗?为什么这两部中国神话作品,能打动诸多海外玩家和观众呢?”赖尔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性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故事走出去”的核心基础,比如《西游记》和“美猴王”就是全球性的“文化标识”。《黑神话:悟空》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蓝本并进行深度改编,除了对传统文化的提炼,在游戏场景、音乐、美术等多方面也多有创新。

“经典文本和传统文化符号的选取、本土景观与人文建筑的还原、游戏场景构建、极具地方特色的游戏音乐使用、‘中国学派’式的美术风格和动画叙事,以及自成一派的中式语言翻译,共同构成了《黑神话:悟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实践。”赖尔表示。
以诗歌为桥,在教学相长中达成共鸣
当阿尔卑斯山的雪水汇入秦淮河,当但丁的神曲遇见金陵吟唱……通过系列直播,远在意大利的学生们得以在平仄韵律中感受中文之美,更在南京故事里领略东方智慧、阅见南京的蓬勃朝气。“12天的课程里,诗歌化作跨越国界的桥梁,为中意文化交流注入全新的诗意活力。”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会长陈义海表示。
“老师讲得特别细,一首接一首,像是诗词大礼包打开了就关不上。”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七年级学生金铃翔说,“有些诗我们已经苦背过,有些则是新面孔。最让我震惊的是,他居然告诉我们:理解诗词还得看时代背景,原来不只是死记硬背那么简单。”学生胡欣柔则说:“《村居》中的一个‘忙’字,竟然代表了很多意思。”“现在我懂得,根据不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有不同的语气和语速,这样才能将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情感传递给读者。”学生朱庭蔓感叹道。
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学生都对中华文化有深厚的兴趣,在很多学生看来,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一次情感的共鸣,更是城市形象的文学化表达。学生陈智豪说,他看到老师讲南京时眼睛发亮,这让他对老师所讲内容及其背后的城市产生了浓厚兴趣和进一步了解的渴望。

“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4时。太阳越过南京城市的上空、我的头顶。我知道,太阳去了意大利。”对作家而言,这也是他们从个人书斋走向更广阔空间的一次实践。在这场教学相长的双向奔赴中,他们感受到诗教的力量、书写的力量。“世界之大,我们无法走遍,幸运的是,艺术方式可以让我们随时抵达。”祁智表示。
在作家们的讲解中,一句句耳熟能详的诗歌,深深嵌入今日南京的城市场景、融入现代人的情感需求,生动而具体。
“通过诗歌阅读和文学的力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千万海外华裔少年儿童心中播下中华文明的种子,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据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赵向军介绍,目前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华文学校近2万所,数百万名学生在国外接受华文教育。此次活动中的语文课、童诗课、文学课,主要面向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学生,大大增进了意大利青少年对中国、对南京的了解与兴趣,为中意文化交流注入古老而新鲜的诗意。

跨国界诗教,“文都”担负重要使命
从《诗经》《楚辞》到李杜诗篇,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世界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中华诗歌更是跨出国界,跨越山海,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如何让中华诗词漂洋过海走得更远?“文都”南京再次担负起使命。
正如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子所说,作为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拥有3100年建城史、1800多年文学史,其本身就是一部厚重而鲜活的“文学巨著”。从李白登临凤凰台的千古绝唱,到朱自清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夫子庙的市井烟火,到明城墙的巍峨沧桑;从古老的童谣传说,到当代儿童文学的勃勃生机……“文学中的南京”已成为当下读者可读、可赏且取之不尽的宝藏。
在南京,读诗也是读城。千年文脉传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但为文学提供了繁荣生长的土壤和养分,也给今天的南京留下引人无限畅想的历史遗迹。一条秦淮河,从东到西贯穿南京,激活了这座城市的肌体,也让传唱至今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有迹可循。“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留下的千古佳句,令长干里这一地名广为人知,而“长干古城”的发现,让南京建城史推至距今约3100年……
此外,一大批极具辨识度的南京作家,通过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的新景观。祁智至今已出版文学作品60余部,其中,长篇小说《芝麻开门》《小水的除夕》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南京大学副教授、群学书院联合创始人陆远,同时也是一名阅读推广人。从早期青春言情小甜文,到风云诡谲的武侠仙侠和都市悬疑探案,再到后来的赛博朋克的科幻等,赖尔在强手如林的网络作家群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本组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