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暑期学校开班仪式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本次暑期学校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来自中、德、美、英等多国高校、科研机构及实务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14个国家的207名学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本次暑期学校以理工法融合课程解析AI专利等前沿议题,借助跨文化研讨机制展现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既帮助学员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又能与顶尖专家对话、同全球同行探讨数字经济下的知识产权前沿问题,有效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暑期学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涵盖“发明创造与知识产权”“AI专利价值化”“标准必要专利国际诉讼”“数字设计保护”等前沿议题,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郑文通教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坦尼娅・艾普林教授等20余位国际权威专家授课。
经过个人申请、书面选拔等程序,2025年WIPO-China暑期学校共录取了207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员,其中来自英国、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加纳、菲律宾、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墨西哥、也门等国高校学生和知识产权青年从业人员37人。完成所有课程学习要求的学员将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戚湧说,南理工知识产权学院深度参与我国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理工文融合的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今年参加暑期学校的学员类别更加丰富,既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还有来自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律所的青年从业人员。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把暑期学校办好,办成南京理工大学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一张名片。”
“暑期学校搭建了一个可以和不同国家专家和学者交流的平台。参加这次暑期学校能够拓宽学术视野,让我们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有更立体、更前沿的了解。”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一学生邓佳璇说。

作为全国唯一以知识产权为特色的教育部、中央依法治国办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和教育部知识产权虚拟教研室获批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将以本次WIPO中国暑期学校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南京理工大学理工法经管等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进一步整合依托南京理工大学建设的全国首批七家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江苏省数智化知识产权创新实验室等平台资源,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技术、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未来,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将继续以国际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抓手,以参与高水平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和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奋力开创新时代知识产权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