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政协组织《渼陂》电影进东南大学观影研讨

紫金山政务
2025-03-21 15:17
+关注

金陵春意浓,光影映初心。3月19日下午,“映见‘渼陂’ 铸魂思政”主题观影研讨活动在东南大学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中影星美VIP影城砂之船店举办。本次活动由玄武区政协教卫体(文化文史)委、东南大学党委统战部、共青团东南大学委员会、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玄武区政协副主席龚庆亚,徐力行、杨金秋、张海琳、张平、夏维、周文硕、曹珅、卢文超等玄武区政协委员,以及东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统战部、校团委、艺术指导中心、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与300余名东大师生共同观影。

本次活动也拉开了东南大学“影院里的大思政课”系列活动的序幕。“影院里的大思政课”是校团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整合社会美育资源,校-地-企协同打造的全新思政品牌,将通过挖掘影视作品里的思政元素,促进东大师生和剧组人员之间的互动分享,搭建跨领域、跨行业交流和实践平台,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促进五育融合,培养时代新人。作为2025年举办的首场大型活动,本次三农题材电影《渼陂》观影研讨活动响应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宣传贯彻2025全国两会精神,引导东大学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光影交织,思政课堂焕新颜

学生主持人张凯淇简要介绍了电影《渼陂》的背景与主题。《渼陂》是由郭广平导演的乡村振兴题材影片。影片以乡村振兴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梁平从渼陂古村赴深圳打拼多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创业的感人故事。《渼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贴近真实、丰富、鲜活的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浓郁的人文气息,观影过程中,观众多次被梁平的责任与担当所触动,影片中展现的乡村变迁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映后交流,思想碰撞溅火花

放映结束后,《渼陂》制片人赵妙笛,编剧王玮,导演兼主演郭广平,主演洪卫、李明禹、张恒、郭子煜以及团队成员陈明等剧组成员与现场观众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分享了电影的创作初衷、拍摄历程和艺术思考。

现场青年学生提出关于选择“渼陂”作为故事背景的问题,编剧王玮表示:“渼陂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村落的‘古色、红色、绿色’色调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渼陂还走出了三个将军,是一个英雄的村落。同时我们再收集的过程中挖掘到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故事,觉得很有意义,应该被讲出来,让更多人看见。”

导演兼主演郭广平和现场观众分享了“乡村振兴”主题背后的深层考量:“这部影片是三四年前创作的,当时很少有这样的影片。我一直认为电影反映的是创作者本体的感受,通过这部电影我想传递乡村里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影片中我在留守儿童和父子情等方面均有着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温暖是一种双向奔赴,不是一味的付出和索取,乡村里最体现这种互相扶持的温情。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想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关注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关注乡村里生命传承和延续的问题,这些都隐藏在影片细节的设定里。”演员洪卫被现场观众的热情感染,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跟大学生交流:“我们一直坚持把我们的电影带到校园,就是因为我们传递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正面的影响。”

研讨深化,影视育人再思考

现场活动后,玄武区政协委员、剧组成员还与部分观影师生代表开展了“相伴”沙龙研讨。

玄武区政协教卫体(文化文史)委主任徐力行指出,“《渼陂》是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他高度赞赏影片将传统手工艺、自然风光等文化元素融入叙事,既呈现了乡土烟火气,也契合弘扬中华文化的需求。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卢文超认为,该影片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并重,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代社会的深刻反思。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陈悦从教学实践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特别提到影片中梁平父子联结传统与现代的纽带,以及“守村人”安叔的符号化象征,认为这些元素不仅引发学生共鸣,更让抽象的政策通过艺术载体具象化,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案例。

导演兼主演郭广平在阐述创作初衷时动情地说道:“每一处场景设计、每一抹色彩运用,都是我们对地方文化元素的精心还原。”他还坦言,影片中融入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希望通过朴素的情感触动人心,传递“心灵回归”的深层诉求。

在互动讨论环节中,与会者纷纷表达了对影片的高度评价:“《渼陂》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我们应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更多文艺作品服务国家战略,为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振兴,青春力量在行动

正如郭广平导演所言:“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的战略,更是每一个青年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渼陂》,能够唤起更多年轻人对乡村的关注与热爱。”《渼陂》作为一部跨时代书写的教育性影视作品,巧妙地将国家政治与乡土民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发展历程。影片不仅呼吁年轻一代返乡建设,扎实乡村基层,更激发了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通过本次活动,青年学子与政协委员、剧组主创共同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激发了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未来,东南大学将继续深化“影院里的大思政课”品牌,推动影视教育与思政引领深度融合,涵养家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

通讯员 罗澍 吴夏妍 曲钢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计青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