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新种,赴一场南京椴的春日之约

紫金山新闻
2025-03-13 16:46
+关注

南京椴,一个名字里含有南京地名的树种,可能很多人甚至是南京人对它还有点陌生。但其实,它已经在南京见证了许多个春秋,是南京特有乡土树种,也是唯一用城市命名的椴树品种。

2025年植树节,南京林业大学沈永宝教授无偿为学院提供了数十株南京椴的树苗,他盛情邀请师生共赴一场南京椴的春日之约,将其栽种到位于汤山街道的龙尚社区。

来自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的领导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齐心协力,让一棵棵南京椴的树苗扎根沃土、沐浴春风。

古老的南京椴和“小字辈”的南京林业大学有着很深的缘分。椴树虽然是四大行道树之一,但因为南京椴的自然繁殖能力弱,一直都未能进入公众的视野。如今,野生南京椴的数量不超过2000株,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树种。以南京命名的乡土树种在南京无法让众人熟知和栽培,这让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沈永宝教授感到十分痛心。2005年,他开始着手研究南京椴的人工繁育技术,攻坚克难、突破重重难关,将南京椴种子的萌发周期从两三年缩短至60天,大大提升南京椴的人工繁殖效率,为南京椴的推广提供了数十年的技术支持。

此外,他还带领科研团队充分挖掘南京椴的价值,并实现产学研转化,甘甜的椴树蜜、滋润的椴树唇膏、芬芳的椴树花茶等都成为了南京椴在新时代的赠予。

沈永宝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深耕南京椴的科技研发和产学研转化,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久久为功,鼓舞着在场所有来参加植树的师生。

前来参与植树的碧水青山传习社成员刘佳宇感触很深,他抚摸着新栽的小树苗说道:我们总是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来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把论文里的句点,共同绘制成祖国大地的锦绣丹青。

这场“古树新种”的春日之约,不仅让古老的树种在沃土中萌发新枝,更将“红色初心”与“绿色使命”深深植入每一个人的心田。大家也共同期待在未来,经过南京椴科研团队的挺膺担当和接续奋斗,南京椴将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成为一张南京独有的“绿色名片”。

通讯员 梁子瑜 尹申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姜静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