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南京高校师生再次出征!

紫金山新闻
2024-10-30 15:36
+关注

10月27日22:00,“雪龙号”“雪龙2号”从上海离港,开始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记者获悉,本次科考,南京高校的“含金量”依然十足——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青年学者、至善博士后单硕随团开拔,负责南极无人值守能源系统能源管理;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屠佳,则在“雪龙2号”担任二副(即职位仅低于船长、大副的船舶驾驶员),履行航行和停泊值班职责。

“雪龙2号”。受访者供图“雪龙2号”。受访者供图

“南极,我们来了!”

10月29日0:13,在我国浙江沿海海域,一片漆黑中,第41次中国南极考察队科考船之一——“雪龙2号”灯火通明地疾驰在大海上,和夜空中的星星一样耀眼。

“雪龙2号”驾驶台,今年40岁、十分钟前刚完成交接班的屠佳一点也不觉得困,反而沉浸在奔赴南极的兴奋之中。他走出舱门,就着甲板上明亮的灯光和不停拍打的海浪声,在手机记事本上写下今天的“南极日记”:“目前,我科考船正在中国沿海航行。得知明天本海域有可能会遇到四米左右的浪高,因此自中午开始船长便下令全速航行,尽可能的及早穿过台湾海峡避过大浪区……”。

另一边,“雪龙号”上,首次参与南极科考的“95后”博士单硕也激动得无法入眠。为确保完成此行科考任务,单硕在出征前还曾去往西藏等地进行高原训练,完成设备试验等相关任务。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与南极海拔及气候最接近的就是西藏了。西藏羊八井地区在海拔上与南极昆仑站差不多,但是气温比昆仑站高,选择在西藏训练有助于为队员适应南极内陆环境提前打好基础。单硕告诉记者,“今年是我在东大度过学习和研究生涯的第十年,也是我们课题组参与南极科考的第十五年。现在,我终于有机会登上南极大陆!南极,我们来了!”。

江苏海院教师屠佳在“雪龙2号”驾驶台。受访者供图江苏海院教师屠佳在“雪龙2号”驾驶台。受访者供图

探索南极,南京高校一直在

南京高校与南极科考的缘分由来已久。

2019年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我国在南极泰山站首次启用了可连续供电一年的大型“充电宝”——“东大极能”极地无人值守智能电源系统。该系统由东南大学自主研制,可在年平均温度零下36.6℃的极端气候下,为南极科考现场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环境支持和通信链路,被称为极地能源“心脏”。

为研制“东大极能”,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东大人为项目付出了青春和努力。其中,最初主持设计该平台的郝英立教授,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调研时,因旅途劳累、超负荷工作和高原反应,将生命定格在47岁。当时,他身边还放着一本记满设计方案与任务计划的《南极科考工作笔记》!如今,“东大极能”已在我国多个南极科考站实现安装使用。

2022年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江苏海院航海技术学院院长邓华作为“雪龙2号”船舶助理驾驶员和动力定位操作员,参与了此次科考。他用自己的专长,为极地海洋科考和岸基考察作业提供航行安全保障。在历时149天、累计航程约31000海里的航行中,最让邓华印象深刻的,是他手握推进器操纵手柄,驾驶“雪龙2号”缓慢前行在冰面上的画面。“在冰区航行一定要小心,某些冰山看上去可能不大,但你所看见只是它的1/10!”邓华说。继邓华之后,江苏海院崔荣健、李二喜、吴俊等人分别又以轮机员、驾驶员等身份参与南极科考,为我国南极科考保驾护航。

船首方向巨大的冰山和浮冰(资料图)。江苏海院供图船首方向巨大的冰山和浮冰(资料图)。江苏海院供图“雪龙2号”行驶在冰面上(资料图)。江苏海院供图“雪龙2号”行驶在冰面上(资料图)。江苏海院供图

不断突破科研边界,再攀新高

在本次中国南极科考任务中,科考队员将深入研究南极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的影响,致力于将科学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同时通过多项科研任务,深入了解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空间物理特征,提升北斗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在极地的应用,为我国的极地科学事业和技术发展开辟新的前沿,为全球极地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等。

其中,单硕此行任务是对“东大极能”进行年度运行维护和升级改造,并进行相关科研测试,确保设备持续为南极各类资源监测设备和科考设备提供高质量的能源供应。“从理论到实践,从去年的昆仑站新能源系统初步设计到今年亲自部署,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东大人的汗水和智慧,我辈要做的就是不断突破前人在极地研究的边界,再攀新高!”单硕说。

自2007年在中海国际上海分公司实习,到后来担任21万吨级远洋散货船船长,再到江苏海院担任专职教师,为了此次南极之旅,屠佳已经默默努力了十多年。“南极是无数航海人的梦想。非常荣幸能驾驭‘雪龙2号’在南极冰区航行,我一定做好科考保障任务!”屠佳说。

据悉,本次科考计划于明年四五月返回。

桌面形状的冰山。江苏海院供图桌面形状的冰山。江苏海院供图即将翻身的冰山或崩塌的冰山。江苏海院供图即将翻身的冰山或崩塌的冰山。江苏海院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 何洁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