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8月12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深化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全会部署转化为全面推进美丽南京建设的强大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李文青说,下一阶段,南京生态环境系统将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在压实责任上发力,加强治污力度。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以及长江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强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南京建设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进一步发挥林长制、河湖长制、点位达标负责人制度作用,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支撑。
在完善体系上发力,提升治理能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监管、市场、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落实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进一步深化环境信用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制度集成和机制创新,提升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美丽南京建设夯实基础。
在推进“双碳”上发力,护航绿色发展。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实施《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节能提效。同时,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进碳市场扩容,将重点行业纳入交易,探索碳普惠机制,引导全社会参与“双碳”行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在科技应用上发力,增强监管效能。强化数字赋能,加快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政府建设,构建“天空地”全覆盖的“智数化”生态环境智慧平台。深化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提升生态环境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精准化和服务的高效化,为南京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