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原则——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④

南京日报
2024-07-25 07:36

循大道,至万里。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原则。

总目标决定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重申“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总目标一以贯之,就是为了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善于总结和运用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我们党不断深化改革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对于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把握发展主动和历史主动,需要我们对照《决定》提出的总目标、强调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不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上来,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在深化理解上用实劲,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会确定的改革宏图变成“走在前、做示范”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风雨兼程,大道无垠。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原则,“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排头兵的姿态和探路者的担当,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不断开辟改革发展新境界。

转载自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朱嘉琪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