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是钢铁厂的标志。用高炉炼铁,铁水进一步冶炼成钢。8月9日,记者来到梅钢5号高炉矿焦槽顶,一台个头不大的皮带机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运行轨道上缓慢移动,为皮带机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矿焦槽是高炉供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贮存、筛分、称量、供配料等功能。记者跟着点检人员,一口气爬了六层楼梯,才来到巡检机器人工作的位置。随着高度不断攀升,温度也在不断上升,记者的脸上沁出豆大的汗珠,点检人员的蓝色工作服早已湿透。
5号高炉矿焦槽共有3台皮带机,在皮带机的一侧有移动小车,皮带机之间宽约1米,刚好容一人通过。人工巡检时,由一位机械点检人员和一位电气点检人员搭班。他们各司其职,机械点检人员主要关注设备的本体机械结构,如:皮带机的传动机构、机架、滚筒等,电气点检人员则巡检电器的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气仪表、跑偏开关、打滑开关等设备。

由于天气炎热,人工巡检均安排在上午8点到11点,但每日的巡检路线并不固定。一上午下来,巡检人员将巡检15到20条皮带,意味着他们需要经常“爬上爬下”。今年7月初,皮带机智能巡检机器人开始试运行。它有着红外摄像头,能够模拟人工巡检作业的“望、闻、问、切”过程,自动识别皮带机的传动结构,例如电动机、减速机等是否有温度过高、出现烟雾的情况,以及皮带机的状态,当出现跑偏、撒料、打滑、撕裂等状态,就会进行报警。
巡检机器人还能“自我照顾”,当电池电量不足时能够自动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梅钢新事业分公司电气设备高级主任工程师李宁告诉记者,“我们的机器人每6小时巡检一次,一次15分钟,能连续跑7天,7天只需充一次电。”目前机器人共有两种巡检模式: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操作人员在原料中控室通过一块电脑屏幕,就能看到现场的实时画面,可以手动操控机器人前进后退,以及转动摄像头的方向,指定放大某一位置。同时,机器人一边巡检,一边采集数据,自动生成故障记录报表供技术人员后期分析。


李宁介绍,自巡检机器人启用以来,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覆盖巡检,实现对故障隐患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以堵料的情况为例,一般堵料的发生都是因为料流过大短时间内冲击料斗,料斗下不去,就会堵在那边,清堵至少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现在机器人可以提早发现料流过大,在进入料斗前就让料流变平稳一点,有效降低堵料的故障率。”
走在5号高炉矿焦槽,看着皮带机带着原料滚滚向前,记者却并未感受到明显的粉尘。原来,梅钢从2022年开始建设环保料场,对原料系统进行了系统整合,同步对料场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于2023年6月正式启用。如今,梅钢环保料场的11台料机全部实现无人化运行。
李宁表示,料机无人化作业不仅满足了原料系统环保“达A”相关功能性要求,降低了环保风险,而且改善了员工作业环境,大幅降低了员工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相比之前有人操作的时候,设备运行故障率降低了30%以上。以前现场的设备出现故障,点检人员第一时间会到现场分析故障原因,如果他处理不了,涉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设备,或者编程软件,我就会协助他一起到现场进行判定。之前的话,每个星期我都会到现场去一次,现在一个月去两次就行。”

原料中控一般操作袁闻也对梅钢智能化改造深有感触,他曾是一名堆取料机司机,于2014年转到原料中控室工作。“中控远程取料时间长短不再受操作工身体状况、疲劳状况影响,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取料,料流量也更加平稳。”袁闻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 通讯员 何勇洁/文 戚珂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