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太阳晒、水汽蒸,这群人坚守一线

紫金山新闻
2024-07-07 22:51
+关注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6日,我们迎来了小暑节气,气温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7月6日16时37分,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7月7日,南京市鼓楼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

在这样极端的高温环境下,鼓楼区的江堤与河畔,依然有一群身影在烈日下默默坚守。他们或身着醒目的红马甲,沿着河岸线进行细致的巡查工作;或坐镇在值守点,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水位的变化;还有的人手持无人机,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从空中俯瞰水情,确保防汛工作的全面与准确……

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防汛人!

烈日炎炎

他们为什么坚守一线?

近日,尽管南京持续高温天气,但自梅雨季节开启以来,南京遭遇了连续不断的强降雨,南京市于7月3日启动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同时,长江今年第1号洪水洪峰正经过南京,上游来水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今晨长江实时水位9.43米(警戒水位8.70米)。

面对长江上游来水与本地强降雨的双重压力,鼓楼区的防汛人员在烈日炙烤与地面水汽蒸腾的严峻环境下,齐心协力、科学应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投身防汛抢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防汛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汗如雨下

巡堤查险工作不曾停歇!

在江堤、河岸的各个防汛责任区段,我们都能看到身着红色马甲、手持查堤排险手册的巡堤查险工作人员。他们利用天气晴好、无雨的时机,充分发挥隐患易于发现的条件,顶着烈日,进行紧密而高效的排险、消险工作。

同时,面对江堤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发生险情风险较大的情况,巡防查险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查堤排险,严密防范出现的堤防渗水、塌方、管涌等险情……

全区巡堤查险实行区管领导500米包干责任制,每段至少分三组每小时安排三人进行巡查,责任段交界处相互检查的范围不少于30米,确保24小时不间断地查堤排险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巡查人员2600余人次。

高温难耐

应急响应队伍随时待命!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鼓楼区的防汛应急队伍始终维持24小时高度戒备状态,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部署并成功应对。

目前,鼓楼区共有16支应急响应队伍,这些队伍均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此外,已储备麻袋、编织袋、木材、土工布等物资,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调用。同时,大型和中型装载机、挖掘机、运输车也已准备就绪,随时可投入抢险工作。照明灯、砂石、黄沙等物资已装车前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应急抢险工作。

烈日当头

坐镇防汛点筑牢“安全堤”!

鼓楼区水务、城管、建设、房产、应急部门及13个街道等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始终坚守岗位,确保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的严格执行。在堤防薄弱隐患部位,鼓楼区设立驻守点,以确保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

在江堤隐患等重要区域,驻守点的值班人员全神贯注地监测散浸点水流变化,同时细致观察岸坡迎水面河水是否出现旋涡,以及背水面是否有渗透冒水等现象。

汗流浃背

未雨绸缪做好警戒措施!

在鼓楼区,除确保巡堤查险、应急待命以及24小时值守等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针对涉水亲水平台、河畔步道以及地质灾害点等潜在风险区域,预先采取了全面的警戒措施。

针对地质灾害点,鼓楼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已启动巡查值班机制,并严格按照规范设置了警示标志。

在涉水亲水平台和步道等关键区域,鼓楼区已设置共计56处警示牌和警示带,以提醒公众注意风险。此外,为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外秦淮河沿线及长江岸线的闸口已实施了有效的封堵。

在高温的严峻考验下,每一位坚守岗位的防汛人,尽管面容被阳光晒得黝黑,衣衫被汗水浸透,但他们依旧毫不退缩地走在巡堤的道路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职责的坚守与奉献;他们用坚定的步伐和辛勤的汗水,争分夺秒筑牢防汛“安全堤”。

通讯员 成雪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旖旎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