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
关注

江苏南京:固本强基,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上新”

紫金山新闻
2024-05-11 10:45

5月9日9点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A/B)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长三乙”配套多种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贡献宁企力量。

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兴则城市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作为东部制造业重镇,南京坚持放大优势、向“新”突破,把产业强市作为“头号工程”,以先进制造业为支点撬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不断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厚植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优势。

企业乘势而上:细分赛道“苦练内功”,培育引领产业创新升级“排头兵”

“我们为‘长三乙’配套的多种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负责测量多系统内的温度、湿度、压力、振动、热流等信号,并将感知到的各种数据通过遥测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对箭上及整流罩内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保证载荷环境符合要求。”南京高华副总经理胡建斌介绍。

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摄

创立于2000年的南京高华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铁动车、高端装备等行业,参与并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空间站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配套任务。

“本次发射中高华统型后通用化产品又一次成功搭载飞行,再一次验证了公司通用化产品的可靠性。”南京高华副总经理胡建斌表示。

“专精特新”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深耕于细分领域苦练“独门绝技”,处在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对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近年来,南京先后出台《南京市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若干措施》,以构建“十百千万”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为目标,努力完善全周期、全要素企业培育体系,推动创新型企业厚积成势。

早在2017年,市场上还没有以膜承载量子点的显示技术时,专注于高分子膜材料的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的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着手研发量子点增强膜。

工作人员正在江宁高新区南京贝迪电子有限公司内,生产高端光学薄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工作人员正在江宁高新区南京贝迪电子有限公司内,生产高端光学薄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以专注铸专长,以创新赢市场。“经过2年多的研发,产品率同行之先,于2019年实现量产。这款产品近年来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贝迪新材总经理张军说,从公司正式运作到被评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用了10年时间。

目前,南京已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2家。其中,2023年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家,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位居全国第八,总数实现翻番。

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工信局供图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工信局供图

引导企业与在宁高校协同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4月18日下午,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校企协同创新对接会,推动企业就近开展产学研合作。

集聚优质资源要素,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坚持开展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去年以来已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成功举办多场活动,校企协同创新成果显著,激发涌现了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项目持续推进:培育壮大新增长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跃升实现新突破

近日,南京迎来好消息:与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仅一街之隔的小米集团华东总部即将正式启用,成为除小米北京总部外全国最大的研发中心,未来将集聚手机软件、互联网等优势业务及科技生态链项目。

小米集团华东总部项目小米集团华东总部项目

4月2日,作为南京市重大项目之一,南京工艺滚动功能部件国产化关键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化应用项目破土动工。该项目为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扩产新增项目,总投资6亿元。

放眼南京,一个个重大项目呈现最新进展,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江苏华天集成电路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项目现场。浦口经开区供图江苏华天集成电路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项目现场。浦口经开区供图

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南京狠抓重大项目不动摇,更加有效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推动招商引资大突破,千方百计招引落户一批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2023年,新签约华天科技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美埃高端装备等百亿级产业项目9个,与中国石化、宝武钢铁、上海汽车等企业,携手谋划推进一批总投资近千亿元的重大转型项目。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真正挑起大梁的硬支撑。不久前南京印发的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显示,450个大项目将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记者注意到,从实施项目规模体量看,总投资100亿元及以上项目34个,总投资50亿—100亿元项目22个,总投资10亿—50亿元项目199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下项目160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90个,占比达45.8%,包括南京华天5G手机高密度射频PAMiDSiP先进封装技术攻关及量产化、京东方产线数字化变革、盛世全球供应链配套总部基地、美埃高端环保装备生产基地等。

分级分类培育壮大新增长点。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年南京还将支持企业导入更多生产计划,招引一批大体量制造业项目。

创新实干,在项目招引上“加力度”。紧扣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实施,加强招商活动策划,组织赴沪深杭等重点城市和地区对接企业、推进合作,赴重点国别地区举办综合性招商活动。

联动资源,集聚势能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围绕优质项目落地过程中企业所需的场景、基金等核心要素诉求,积极强化部门板块资源整合,加大场景开放力度和产业引导基金对招商的协同支持。

推进建设,形成更多投资增量和产业增量。加快实施249个“双百工程”重点项目,建立一线服务、问题协调、要素保障、督查通报机制,推动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政策不断聚焦:夯实“头号工程”,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

“公司着力推动塑料新产品开发向高端化、差别化、系列化方向迈进,以每年开发3—5个新产品,放量生产3—4个新产品的节奏,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扬子石化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扬子石化。企业供图扬子石化。企业供图

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拳头产品。目前,扬子石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氯化聚乙烯系列专用料供应商,年产量10万吨以上。还是国内首家实现锂电池隔膜专用料成功应用和产销量最大的供应商,打破国外垄断,年产销量达2万吨。一季度,该公司锂电池隔膜料产销量分别同比增加147%和183%,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开工仪式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开工仪式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3月29日上午,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项目在南京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建成后,将打造国内第一家从石油原料到终端产品的日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年产值预计可达230亿元。

石化产业作为南京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产业强市建设中奋力转型焕新,不断加快石化产业迭代升级,向高端产品链延伸、向高新技术领域进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供图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供图

诺如病毒是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头号病原。上月25日,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企业远大赛威信生命科学(南京)有限公司宣布,其与远大赛威信生命科学(杭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六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汉逊酵母)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通知。

据悉,此次获得的六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为国内首家,也是远大赛威信近年来获得的第六个新药临床试验批件,该公司同时有数个项目正在临床申报和临床阶段中。

“AI+信息消费”应用场景。南京市工信局供图“AI+信息消费”应用场景。南京市工信局供图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已成为当下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3月27日上午,南京聚焦“AI+工业”“AI+电力”“AI+交通”“AI+医疗”“AI+信息消费”五大领域,发布18个优质应用场景。

政府牵线搭桥,助推产业腾飞。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京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已涵盖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等产业链各领域,在人工智能软件、算法,传感器及芯片、机器视觉、智能语音、智能无人系统等细分领域积累了一定优势。

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市之路,着力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2023年,全市创新型产业集群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智能电网业务收入突破3600亿元,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未来产业增长28%。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钢筋铁骨”。南京把产业强市作为“头号工程”,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聚焦“4266”产业体系构建,统筹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实现增长动能有接续、产业集群新提升,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