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团走进浦口区的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只见曲面大屏上,一条条不同颜色的“低空航路”在城市上空显得繁忙而有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蓝色的是低空医疗物资运输航线,目前这条航线已经常态化运营了,橙色的代表低空巴士航线,目前研发的这款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可容纳5人,未来将大大减少通勤时间。”在与讲解员的互动中,大家的疑问得到解答。
参观过程中,来自农民日报社的记者窦悦恒对无人机医疗血液运输的场景印象深刻,“低空经济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特别是运用无人机进行血液运输这一应用令人眼前一亮,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这一应用在关键时刻能够救急救命,有效服务患者,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工人日报社记者陈曦对此同样感触颇深,“可以说是预留出了一条生命线,原来低空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应用潜力这么大,在长江的海事巡检、长江物流都存在使用场景。”她感慨道,南京拥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的科教资源,科技基础雄厚,有着先天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南京可以说因势而为,顺势而上,目前发展的态势也很好。
当前,我市划设了低空巡检、低空快递、低空医疗物资运输、低空观光、低空巴士五大类40条航线,打造“低空+”创新融合模式。目前,已有22条航线获得批复,18条为规划路线,一个智能、高效、绿色的全域低空交通体系逐步成型。
“在低空飞行领域,已有一批中小微企业从事测绘、导航、空中观光等飞行应用服务,开发了海事巡检、水文监测、防火救灾桥梁检测广泛应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拥有发展低空经济的良好基础和要素储备,全市拥有航空航天领域两院院士18名,中青年专家约400人,带动我市在无人机动力系统、航电系统等领域研发能力全国领先。
目前,我市低空经济集聚态势初步形成。浦口区依托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吸引了工业级无人机、农用植保机、无人机5G信息模块研发等领域相关企业30余家;秦淮区依托南航大、中电科28所等高校院所积极布局飞控系统,莱斯信息空管自动化运行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建邺区在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推进无人空间体系建设,开展水陆空无人驾驶应用示范;江宁区打造“环南航”高校科技创新带,成为低空经济重要增长极。
浦口区低空经济产业布局较早,2018年1月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高新区牵头与南航大、江苏联通等单位打造了民航局授牌的全国首个5G网联无人机试飞基地—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2020 年申报获批为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运营,南京试验区形成了“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的低空经济产业架构。
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燕雪峰对产业的集聚效应深有感触,“南航从2018年开始在浦口区的支持下,对低空经济的全体系、全要素、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完成了对低空经济所需要的顶层方案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管理平台、典型应用示范的落地等方面的全方位研究,同时也看到无人机企业相继落地浦口这片热土,形成了集聚效应。”
截至目前,南京浦口区已集聚无人机相关企业涵盖研发设计、整机生产、运营服务、行业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浦口区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达近5亿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夏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