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一折,几片树叶在“南京工匠”、东方自然风花艺创始人倪志翔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他熟练地用牙签将它们一长一短固定在一起,放在瓶口。几枝精心挑选的花草随他手指翻飞,悠然落入瓶中。最终汇聚成一幅充满东方韵味的自然风景。
插花之道,在于细节与灵动,倪志翔深谙此道。5月24日,在他的工作室,倪志翔正在拍摄新一期的插花视频。看似很简单的插花,他调整了十多遍,“这些都要经过精心计算,稍有一点偏差,都达不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他边调整边向记者解释道。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他成为“花艺大师”的核心。
早些年,他的花艺曾被人吐槽“不成样子”,倪志翔通过书籍自学插花,汲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越深入越喜欢,每天都有突破,而每一次突破都会令人兴奋。”正因他的坚持,1999年,倪志翔参加了南京市插花艺术大赛,获得了一等奖。
这次获奖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使他对插花的喜爱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倪志翔回忆:“起初,因为常年拿剪刀、插花枝,手腕严重劳损,有时一天下来,连筷子都拿不住。又因为每天拿捏各种花枝,大拇指的指纹都被磨平,指纹机都读不出他的指纹了。”
2006年,在业内小有名气的倪志翔代表中国参加亚洲杯花艺大赛,获得单项神秘箱第一名。但那次大赛,却令他触动很深,他发现中国的插花艺术与国外差距很大。
之后,倪志翔继续学习。他到南京艺术学院学习空间设计,学立体构成学;他拜盆景大师为师学习盆景造型;他在工作室做实验,了解各种花草的属性……2009年,他参加了世界杯花艺大赛中国区域选拔赛,荣获冠军。2010年,他代表中国“出战”,参加世界杯花艺大赛,结果名落孙山,于是有了之后3年的低谷期。
直到2013年,他才逐渐恢复了状态,灵感又重新回来,自创一种全新的插花艺术风格——“东方自然风”,融合了中国的传统美学和现代自然简约风格。几根绿草,两朵鲜花,寥寥几笔,乡间的野趣便跃然眼前。
2013年,倪志翔重拾信心参加了“爱与芬芳”国际花艺设计大赛,他的作品让国际同行和观众震撼了。最终,他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总冠军。“获不获奖已经不重要,关键是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越来越清晰。”倪志翔说。
“我们的花艺在国际上一直很难得到认可。”而这次他能获得认可,也让中国插花艺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得以提升,让世界看到中国插花技艺之美。
此外,他还在古诗词中寻找灵感,希望通过插花再现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创意。“今天教大家的就是一种不用花泥和剑山的技法,名为‘撒’(sà)。”倪志翔说,“撒”是中国传统插花固定花材的经典技艺,用一根小木棒起到固定花枝的作用,多年来,他已经研究了100多种做“撒”的方式,并将其写成一本书——《撒说》。
“工匠的灵魂是创新,工匠的本质是持之以恒。”这是倪志翔对工匠精神的理解。2017年,倪志翔被评选为首批“南京工匠”。这份荣誉,并没有让他为之迷失自我,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和坚守。
如今,全国各地的人都慕名找他学习插花,倪志翔不仅现场教学,还成了“网红”,通过短视频分享插花心得。
起初,由于缺乏经验,一个十几秒的视频,需要花费至少6个小时,点击量也不高。有一阵子,他在网上搜集了300多个和插花相关的视频,专门研究点击量高的拍摄手法和创意,常常一个人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简单干净的画面、通俗接地气的解说……拍得越多,经验也积累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视频。截至目前,倪志翔运营了2个账号,粉丝累计三百多万。
而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路,从一名理发店老板到世界杯花艺大赛第一名,被中国插花花艺协会评选为“花艺大师”,再到国际花商联INTERFLORA国际评委,倪志翔坦言,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从门外汉成长为插花名家,一步步艰辛地走来,让他受益最多的就是一种永不服输的信念,而支撑这种信念的就是永无止境地学习,他时常告诉学生:“美就这么简单,明天的作品更精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