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忧外患,他们奋起反抗,领导民众闹革命,结果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部分人牺牲在雨花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雨花英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有诗词、日记、牺牲前的诀别信,有烈士读过的书本,以及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工作用品和生活用品、在狱中用过的物品等,我们称之为革命文物。这些革命文物用无声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小蜜蜂”学生宣讲团成员彭晨解说道。5月30日下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向阳花”文化节暨“红色之证”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故事展隆重开展。在为期五个月的展览上,该校师生将通过沉浸式观看珍贵文物,聆听红色故事,共上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文物无言,文明有声。据介绍,此次展览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为核心,分“青春光华”“理想写照”“公心留痕”“斗争印迹”“铁窗遗珍”五个单元展现雨花英烈少年成长、革命经历和狱中斗争的经历,展示了20位雨花英烈留下的遗物、遗书、遗文。同时,今年恰逢该校首任校长朱启銮诞辰110周年,学校融入开展“追寻老校长红色足迹,传承新时代爱国精神”系列专题活动。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吴雅莉说:“朱校长作为中国共产党南京秘密战线的开辟者,在南京有多个秘密工作地点,我们几位思政教师、辅导员重走了复成新村7号、磨盘街道42号、石婆婆巷12号等几个老校长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通过讲述老校长的红色故事,带领学生感悟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奋斗足迹和爱国奉献、爱生敬业的崇高风范。”
“高校要切实用好国家级、省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整合用好革命旧址、红色场馆、革命文物、校史馆等现场教育教学实践资源,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广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优秀品质,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厚植精神根基。”江苏省教育厅社政处邹燕处长在讲话中谈到。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副局长葛俊杰表示,将以此次开展仪式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充分发挥雨花台红色资源的润心铸魂作用,搭好“大平台”,组好“大师资”,建好“大课堂”,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该校党委书记王丹中表示,该场故事展经过精心策划,一是融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文物展览形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切实发挥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独特作用,使之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二是融入丰富校史资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之初就确立了“国家使命、奋斗精神、产业基因、国防情怀”的办学定位,红色校史是学校文化的鲜亮底色,“要让‘强国有我勇担当’的信念成为一粒红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开幕式上,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代表接受了雨花台赠送的雨花英烈丛书,并为现场的师生、嘉宾带来了雨花英烈家书诵读《新生十大信条—成贻宾》《雨花英烈日记》。学生的倾情演绎与深情朗诵,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师生和嘉宾。
学校举办此次故事展,旨在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宣教功能,引导青年学生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通讯员 肖海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