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光│孟令军:从露天地摊到门店销售 不变的是坚守匠心

紫金山新闻
2024-05-14 15:48

外来小生意的南京“拼”图背后,是“乡土中国”和“博爱南京”的碰撞交融。

他们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个乡镇到一个县,从漂泊到扎根,在南京创业到守业。

南京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史,他们也是一部南京手工业和商业变革的见证者。

孟令军就是其中一员,从艰难创业到如今的家喻户晓他的奋斗之路也不平凡。

主人公:孟令军

年龄:63岁

职业:孟令军炒货创始人

孟令军和以他名字命名的炒货店。孟令军和以他名字命名的炒货店。

孟令军是邳州市邹庄镇人,他是邹庄镇第一批外出卖炒货的领路人。

邳州市邹庄镇是江苏最北的一座小镇,历史上常常发大水,当地百姓为了讨生活四处奔波。孟令军也是走南闯北讨生活的其中一员,不同的是他看到了邳州炒货历史悠久,捡起当地传统炒货手艺,开始谋生,成为当地最早一批炒货创业者。他在创业成功后不忘来路,带动亲朋好友一起投身于炒货事业,成为南京家喻户晓的“炒货王”。

艰难扎根:不断改进炒货工艺

南京人第一次吃孟令军炒货,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

刚来南京时,孟令军在王府大街和秣陵路岔路口租了个30平方的小房子,用一个自制火炉、一口铁锅、一把铲子,在路边做起了炒瓜子、花生的小生意。

当时,孟令军夫妻俩“窝”在新街口30平方米的小门面房里,用的还是木柴火、大铁锅,最传统的制作方式让整条街香飘四溢。

“贵贱不打工,大小当老板。”孟令军想把这个“小老板”一直当下去。而后辗转泰州、扬州,继续走街串巷。

直到1987年,大儿子出生,他想安定下来了。“南京离徐州近,又是省会,人多,生意好做。”

“困难模式”就此开始。又要做生意,又要带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忙完已是十一二点。

一粒小小的瓜子、花生,藏着他们不服输的精神与烙在骨子里的拼劲。

原材料的选择上十分用心,生瓜子从内蒙古等地运来,外观要大而饱满,口感要带甜不木。

工艺上也在不断摸索改进,如何浸泡、怎样入味,光最基础的五香瓜子,口味就先后调试了不下10次。

炉灶的热气,炒货的香气,一点点混合成了蒸蒸日上的烟火气。

反复地改进工艺,生产出符合南京人口味的炒货。

几年时间,孟令军在南京扎了根,买了房、安了家。

发展壮大:南京家喻户晓的“炒货王”

孟令军站稳脚跟后,把亲戚、邻居都拉了过来,大家结伴“闯江湖”,帮他们租房,替他们进货,资金上需要扶持的就借钱,技术上需要调整的就传授。

先到者帮助后来者,自己人不跟自己人竞争,成了邳州炒货人约定俗成的“行规”。

因为“抱”在一起,才会走得更远。

如今,孟令军从街边炒货店做到现代化流水线,30多家分店开遍南京城,在江宁汤山有了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单日单店营业额五六千元。

他的堂弟孟令华,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炒货王”。

他算过,目前在南京卖炒货的邹庄人超过3000人,都是拖家带口来的。

左三:孟德玉、左四:孟德金、左五:邹学英左三:孟德玉、左四:孟德金、左五:邹学英

孟令军炒货是个缩影。

经过40多年发展,邳州市邹庄镇这个人口不足7万人的“炒货之乡”,常年在外从事炒货生意的就有4万多人。

他们遍布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每年炒出来的劳务收入至少15亿元。

炒货小生意成了带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在邹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

匠心传承:“炒二代”开始接班

第一代炒货人年过六旬,“炒二代”开始接班。他们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要将邳州炒货经营升级。

孟令军的大儿子孟德金已经“接棒”十来年。

他要将“孟令军”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网红炒货品牌。

迎合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等现代人对健康零食的高标准,开发了奶枣、牛轧饼干等网红单品。

“颜值”同样重要,他请专业团队,为连锁店制作商标、统一门头,设计礼盒包装。

孟德金也在试水直播带货,争取“炒响全国”。

“要把从父辈手中接过的铁铲牢牢握紧。”二儿子孟德玉去年建议父亲对外招加盟店,把炒货版图继续做大。

随着天气渐暖,炒货行业进入淡季,孟令军炒货店也适时调整了产品。

“这几年,我们也不断创新年轻人喜爱的产品。”孟德金笑着介绍,近年来,店铺研发创新,推出了苦荞片等适合夏季食用的产品,更能吸引年轻人的购买力。

此外,除了在南京各区布局线下门店外,孟令军炒货也深耕线上市场,通过线上外卖平台、社区团购等,多渠道拓宽销路与销量。

从当初的露天地摊到门店销售,从街头现炒到工厂生产,孟令军炒货顺应形势变化和时代发展,始终坚持顾客至上、品质第一、诚信为商。

南京大街小巷

各式各样的小店星罗棋布

小店虽小

却别有经营“韧劲”

与时俱进丰富产品、拓宽销路

生机勃勃的小店

氤氲一城烟火气

离不开的是一代又一代人

对匠心的坚守

才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

综合自秦淮发布、南京有个号、南京日报、南京观察、美丽朝天宫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辛云静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