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光 | “南京工匠”独具“匠”心精彩瞬间

紫金山新闻
2024-05-01 10:49
+关注

以数字化研发为创新方向,优化工艺技术,持续科技攻关,促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南钢以他的名字成立“王从道数字仿真技术创新工作室”。

耐住寂寞、甘愿坐冷板凳,静心钻研、扎根工艺,刘浩成为宝庆银楼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

深耕送电线路架设施工领域18年,参与多项重大跨越施工项目、应急抢修项目,发明创造多种方案和工具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成为国网江苏电力“马龙技师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人才层次进一步提升,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匠人”,是追求卓越的行业表率,更是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理念武装起来的新型劳动者的典型代表。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本报记者用镜头记录下3位“南京工匠”追求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精彩瞬间。   

在江宁区的南京220kV公塘至龙山线路技术改造工程现场,马龙带队进行升高输电塔的组塔施工作业。在江宁区的南京220kV公塘至龙山线路技术改造工程现场,马龙带队进行升高输电塔的组塔施工作业。

马龙是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输电施工第一分公司总工程师,作为送电线路架设工深耕领域18年,参与大量省内外重要工程的建设,带领团队成员相继开展近50多项工程的重大技术方案设计和10多项施工装备、技术、工艺攻关创新。

马龙和创新工作室成员研讨施工机具的设计和改进。马龙和创新工作室成员研讨施工机具的设计和改进。马龙正在向学员讲授施工仪器的操作技能要点。马龙正在向学员讲授施工仪器的操作技能要点。在输变电施工实训基地,马龙向学员讲授登高作业技能要点和安全事项。在输变电施工实训基地,马龙向学员讲授登高作业技能要点和安全事项。

王从道现任南钢机关新材料研究院工艺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王从道数字仿真技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他坚守“匠心”精神,15年来一直从事产品工艺开发及数字仿真计算等技术研发创新工作,被南京市总工会授予“南京工匠”称号和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王从道在实验室操作扫描电镜对设计材料进行组织观察。王从道在实验室操作扫描电镜对设计材料进行组织观察。在南钢的生产车间,王从道进行产品的试验工艺跟踪,并记录实际参数。在南钢的生产车间,王从道进行产品的试验工艺跟踪,并记录实际参数。日复一日,王从道在工作室的电脑前调配各种参数,进行数字仿真及材料设计计算。日复一日,王从道在工作室的电脑前调配各种参数,进行数字仿真及材料设计计算。王从道与创新工作室的同事进行数字仿真计算平台的培训及案例交流。王从道与创新工作室的同事进行数字仿真计算平台的培训及案例交流。在南钢的生产车间,王从道进行产品的试验工艺跟踪,并记录实际参数。在南钢的生产车间,王从道进行产品的试验工艺跟踪,并记录实际参数。对数字仿真获取的工艺,王从道都要开展加热试验进行实际验证。对数字仿真获取的工艺,王从道都要开展加热试验进行实际验证。

刘浩是宝庆银楼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八代传承人,技术中心主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选择了宝庆银楼非遗工作室。经过长年累月的刻苦学习,他从一名年轻的技工成长为一名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制作了《辟邪》、《金元宝》、《仙鹤飞舞、寿星吉祥》等作品,并多次参加展出。

刘浩对下一代传承人进行授课讲解。刘浩对下一代传承人进行授课讲解。在宝庆银楼非遗工作室,刘浩使用锤子和自制的钢錾,在银板上錾出各种图案纹饰阴阳线条。在宝庆银楼非遗工作室,刘浩使用锤子和自制的钢錾,在银板上錾出各种图案纹饰阴阳线条。对金盘进行压光处理。对金盘进行压光处理。

文/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