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
关注

江苏南京:文博工作者牢记嘱托,让博物馆更好地赓续千年文脉

紫金山新闻
2024-03-11 22:09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拥有近31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依托丰富的文物和藏品资源,大力发展文博事业,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博物馆之城”。南京文博工作者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接续奋斗,让博物馆更好地承载历史记忆、传承绵长文脉,“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光荣使命。”

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各具特色,“软件硬件”提档升级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漫步甘熙宅第,人们可以领略南京传统民居建筑的优雅精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便坐落其中。3月10日,不少市民游客身着汉服逛着博物馆。甘熙故居友恭堂当年是什么样?梅兰芳亲笔所绘《梅花图》有着怎样的风雅?251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有啥特色?老城南市井生活、婚嫁育儿习俗都有哪些?一切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空中鸟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实习生 李宁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空中鸟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实习生 李宁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去年7月18日,历时四个多月的施工布展,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陈改造项目圆满完成,正式开放。150余件馆藏文物精品在2000多平方米的多进穿堂式特色展厅中全新亮相。这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自1992年建成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本陈列提升改造。

南京目前共有77座备案博物馆,近年来,各个博物馆展陈内容不断丰富、品质不断优化,彰显着鲜明的特色。

定制专属虚拟形象、穿越明代画廊、近距离观赏琉璃拱门、触发线上元宇宙游戏机关……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内,全国首个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吸引着无数市民游客。这场元宇宙的奇幻之旅,趣味性十足,科技含量满满,可以在实地游览场馆的同时,在虚拟场景中尽情穿梭遨游。“大报恩寺遗址如同一座千年的文化宝库,其瑰丽的建筑和文物,是中国历史的绚烂光影,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见证者。这使得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天然地成为一座城市历史大学,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更是城市发展历程的生动教材。”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创新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打造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打造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博物馆硬件也在不断提档升级。“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开展文博场馆重要项目建设和提升改造工程,指导孙中山纪念馆新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推进南京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支持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建设及六合区博物馆布展施工工程;同时,以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提出的至2035年我国要实现博物馆强国为战略指引,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主题,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标杆典范,大力推进长江文化博览园暨南京(中国)长江文化博物馆区的建设。

赓续文脉,深挖丰厚地域文化资源

近日,“红帆扬”未成年人开放日活动暨红帆讲坛——“少先队员第一课”,由渡江胜利纪念馆“小红帆”宣讲团代表以一场关于红旗渠的感人故事拉开帷幕。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除了可以参观“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展”,学习了解南京段渡江战役的进程和路线,还可以在社教老师的讲解下,实地观测长江江豚、黑鸢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

孩子们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参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孩子们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参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去年,渡江胜利纪念馆举办临时展览3个,提供讲解接待1482场,开展社教活动118场,举办主题宣讲活动30场,获得多项荣誉。“我们还联合渡江战役相关的纪念馆、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等单位成立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以联盟为依托开展‘讲好渡江战役革命故事——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宣讲展示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渡江战役研究学术研讨会’等。”渡江胜利纪念馆副馆长徐丽表示,今年,该馆将打造“4.23红色文化宣传季”,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联合,促进红色资源更大范围内的交流,积极构建展览、活动、出版、教育等“多位一体”传播矩阵,搭建起长三角一体化红色文化领域交流、研究、宣传的广阔平台,实现渡江战役纪念馆(地)的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局面。

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南京丰富多彩的文博资源,深入挖掘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是文博工作者的使命。

在热闹的老门东里,“藏”着一间南京越剧博物馆。作为江苏首家越剧博物馆,这里收藏有见证南京越剧艺术发展的数百件珍贵展品,包括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等老一辈越剧艺术家使用过的戏服、道具、生活用品,以及当年演出的剧本手稿、剧照等。“南京越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越剧在南京的种种历史记忆,还传承着戏曲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绵长文脉。”南京市演艺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杨庆锦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加强策划和运营,把南京越剧博物馆打造成为集戏曲文化传播、创作、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艺空间,让更多观众走近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

跨界发展,书写文旅融合大文章

绚丽的光影交织成美轮美奂的画面,厚重的城墙变身巨大的“幕布”,整个中华门瓮城仿若一座沉浸式剧院……3月10日晚,随着暮色降临,大型沉浸式光雕艺术演出《心印·中华门》开始上演,众多游客一边拍照一边不停发出赞叹。

《心印·中华门》自推出以来好评如潮,演出通过真人实景演绎、3D投影秀、光影互动等创新方式,将有着600余年历史的中华门“活化”于当下,用光影创意科技赋能,让厚重历史积淀照映在城墙、点亮在心间。

《心印·中华门》演出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心印·中华门》演出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博物馆的魅力不只在白天,“博物馆奇妙夜”成为撬动夜间经济的“支点”。南京市鼓励博物馆弹性延长夜间开放和运营时间,结合馆藏资源开发提供适合夜间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推出沉浸互动演出《金陵·王府往事》,观众作为“王府贵客”,跟随“王府管家”,在光影中追寻一段“王府往事”,成为南京博物馆夜游演艺的“新名片”。此外,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推出“甘宅雅韵”水幕灯光秀等新型夜间品牌项目,深度激发博物馆夜间经济活力,促进文旅融合。

《金陵·王府往事》演出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金陵·王府往事》演出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所在的瞻园素有“金陵第一园”之美誉。近年来,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突出“馆园合璧”特色,《明清时期南京园林研究》、“山水与游特展”、“江南·园林”综合实践课程、“逐月·译空间”等项目陆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令我们备受鼓舞,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英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探索跨界发展的新领域,写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陆续打造传统茶艺空间、博物馆数字化VR体验等高品质文化项目,建设更加完善的博物馆公众服务体系。“我们将继续推进文旅资源的活化利用,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