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
关注

激活一池春水,江苏地方志工作特色创新亮点频出

紫金山新闻
2024-01-30 18:21

近年来,江苏省地方志系统以开放的文化胸怀拥抱时代变革,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使命,推动工作理念、模式、产品全面创新,激活千年方志文化,赋能事业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为全面梳理、深入挖掘特色创新亮点,推广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自2019年起,省地方志办公室每年组织开展市县地方志特色创新项目评定工作,让新路子越拓越宽、金点子落地开花。近日,2023年度市县地方志特色创新项目陈述评定落下帷幕。与以往不同的是,评定分设了志鉴编纂创新、史志馆联盟、方志文化宣传、地方志成果转化应用四个大类。各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最终41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11个项目获评一等、14个项目获评二等、16个项目获评三等。它们或是拔新领异推动机制创新,或是汇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或是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或是数字赋能夯实文化服务,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了一年来各地最具特色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彰显了新时代方志人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使命担当和行动自觉。

志鉴编纂创新硕果盈枝

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推动地方志编纂机构向基层延伸。支持区镇通过不同形式组建地方志工作人员队伍,11家区镇地方志工作站全部实现挂牌。率先构建了完整、畅通的市镇两级地方志工作体系,促进了区镇地方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宿迁市地方志办公室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推动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重点,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体系,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经过一年的努力攻坚,2023年有出版任务的21部镇村志全部进入出版程序。

常州市天宁区地方志办公室推出《焦店老家》丛书,共四册,95万余字,以焦溪古镇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为基本历史线索,通过家族、人物、宅第、事件四个维度,以通俗故事展现焦溪的历史发展和社会风貌。丛书突出家族、人杰范例的教育意义、激励意义,赋予读者“时光不负赶路人”的正能量,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提供历史借鉴。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以项目化、专班式运作,依托苏州方志馆、苏州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丰富江南旧志资源,编纂出版《江南旧志图选》系列。同时,秉承“修志为用”原则,加强成果转化利用,在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唐寅文化区举办“志说江南·江南旧志舆图展”,带领观众领略从“城池—百景—境域”的江南地理舆情和城市发展脉络,探访江南文脉贯通的历史根脉。

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书写新时代连云港年鉴事业新篇章,打造“连鉴”品牌,将市县年鉴大纲审核制度、文稿审验机制制度化,在全域范围内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同时,推动综合年鉴编纂向功能板块、特色园区、重点乡镇(街道)延伸,专业年鉴编纂向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扩展。2023年11月,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单位。

史志馆联盟发展日新月异

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着手组建由56家史志馆组成的“盟以养正”张家港市史志馆联盟,在推进多元构建中注重场馆服务的针对性,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史志文化的群众性,在传播史志文化中突出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将史志场馆打造成为张家港人的“红色加油站”和“乡愁储蓄所”。

金湖县地方志办公室先后开展6次“红领巾进史志场馆研学”活动,发动各场馆挖掘历史文化并进行再创造、再创新,开展“馆中窥宝”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等。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活动,完成从记录者到激发者的角色转变和机制创新,加强群众对场馆文化内涵及县域文化的熟悉了解,实现史志馆联盟成果惠及人民的目标。

灌南县地方志办公室组建史志馆联盟,放大史志资源联动效应。汇聚资源,统一调度,先后组织80多件馆藏精品在联盟馆及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巡回展出。联合县委宣传部等举办小小讲解员大赛,联合教育部门等举办观展征文活动,激发城乡干群关注地情文化热情。

方志文化宣传破圈出彩

南通市海门区地方志办公室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致力“三个一”,全力打造张文化品牌,擦亮最亮城市名片。形成一套机制,成立江苏地方志张謇研究联盟、江苏省方志馆张謇文献馆、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搭建一批平台,举办新时代视域中的张謇与中国现代化论坛、以张謇文化为主线的全省史志馆联盟现场观摩会,开辟史志大讲坛。推出一系列成果,拍摄江苏省情影像志之《常乐 状元鸿蒙地》,开展“张謇文化艺术周”品牌活动,举行江苏首部以县域为名的传记《海门传》新书发布会。

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目标以志说运河之都千年风采、笔载总理家乡崛起华章为宗旨,做强“方志淮安”公众号运营推广,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众文化传播及服务平台。全年发布原创文章100余篇,其中10%的文章阅读量超5000人次,30%的文章阅读量超1500人次,累计点击量超20万人次。在坚持原创的基础上,紧抓节点、紧跟热点,策应重要活动、重点项目,推出大量“接地气”“烟火气”的文章,助力城市名片打造、赋能城市发展。

徐州市史志办公室创新方志大讲堂内容、形式、组织机制和宣传手段。建设四级联动体系,在市县层面开展传统文脉与地情文化宣讲,在镇村层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乡贤文化宣讲。全年大讲堂举办场次增加至50余场,辐射超百万人次。部分优秀讲稿集结编成《志说徐州——方志大讲堂集锦》,免费向社会各界人员发放。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与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明办联合,在省内率先开展乡情地情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围绕“五个一”(搭建一个大平台、选择一批示范点、开辟一个读书角、建立一个服务队、建立一个资料库),打造乡情地情教育新载体。首批优选全市20家文明实践所(站)作为试点单位, 6个月内开展“聆听惠山泥人故事 体验地方非遗文化”等12场活动,扩大无锡地情文化的影响力美誉度。

泰兴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以江苏书展为平台宣传推介地域文化,组织泰兴花鼓、木偶表演、黄桥烧饼、麻将雕刻、银杏木雕、广陵插花等6个项目参加“方志江苏馆”展示展演活动,现场观展、观演人数逾5000人,通过网络观看人次达370余万。以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为读者近距离感知泰兴、了解泰兴、走进泰兴贡献力量。

镇江市史志办公室创设“史志‘镇’有益”品牌,借势借力借智激发宣传工作活力。深入挖掘镇江史志文化资源“富矿”,撰写的启示建议类信息,被市委书记三次批示。加强合作,全年在市委党刊《创新》及其微信公众号刊登镇江史话、方志百科等原创文章20篇,与有关单位合作联合摄制“史志里的镇江”系列短视频、拍摄红色微电影《勿离镇》等。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史志‘镇’有益”讲坛,增强青少年对镇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地方志成果转化应用落地生根

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南京历史文化干部读物》,全书约29万字、173张图片,邀请胡阿祥、薛冰、卢海鸣等名家大咖参与编纂出版,确保书稿内容的权威性,并吸收当前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语言记述南京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成果。通过介绍与普及,古知今,鉴往知来,不断增强广大机关干部归属感、认同感,激发爱南京、建南京、我为南京发展作贡献的热情。

扬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以扬州地方志书以及《扬州画舫录》《扬州水道记》等典籍为历史依据,编纂出版《志说扬州运河十二景》,再现扬州运河十二景的历史文化景深,全方位、大场景、高还原度地展示运河十二景的迤逦风光,诠释大运河扬州段融南北文化于一处、古今文明于一体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该书亮相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为打造扬州文旅融合新名片、助推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挥方志力量。

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世遗湿地 中国盐城》,邀请知名作家进行专题撰稿,选配全球首个湿地主题国际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并嵌入二维码增加音频、视频素材的运用,全方位展示了盐城黄海湿地得天独厚的瑰丽图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生动诠释了盐城守护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此书亮相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进一步擦亮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块金字招牌。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倾力打造全省首家地情文献中心,通过组建专班、发布启事、实地走访、大数据查询等形式,广泛征集各类地情文献2000余册。中心现藏文献4000多册,成为当代人了解南通、研究南通的综合性“服务站”和保存历史、留与后人的江海文化“基因库”。依托史志馆联盟、史志大讲堂、新闻媒体等平台宣传展示,吸引更多人捐赠查阅,将取自于民的地情文献回馈于民、普惠于民,让地情文献最大限度发挥价值。

2023,江苏地方志特色创新项目百花齐放,2024,江苏方志人探索创新永不止步。全省地方志系统勠力同心,助力延续2000多年方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地方志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继往开来,再谱新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