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南京,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向世界展现它们的魅力。在非遗繁荣发展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传统文化的耕耘者、南京非遗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祖先留下来的手艺,并在持续创新中让这些手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今天,让我们走近南京非遗“守艺人”傅建国,听听他的故事,感受金陵古琴的魅力。

傅建国
金陵古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一块木头成为一张古琴,要经过一百多道复杂工序,有的甚至耗时两年之久。在山清水秀的江宁乡村,傅建国潜心斫琴二十余年,为每一块木材寻觅最动听的声音。
对傅建国而言,古琴是浮躁尘世中的高山流水,是喧嚣与宁静的连接。“有时一块在木工眼中已经作废的材料,能被我们赋予新生,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耀。”他持之以恒,用精湛的技艺和毅力,成就了中国大器之美,也成就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转载自南京报业iNanjing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编辑 辛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