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例为引,南邮学子探公共管理之道

紫金山新闻
2023-12-04 12:55
+关注

在祖国大地书写论文,在田间地头看见社会。老城改造何以为?直播经济何以正?淄博烧烤何以兴?电梯加装何以成?近日,首届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决赛举行。围绕乡村振兴、公益组织、数字治理、儿童保护等多样化领域,南邮学子在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创新性、示范性的公共管理案例。

“大家看呐!小西湖游客络绎不绝,特色民宿等休闲业态欣欣向荣,拼凑出创意灵动的现代城南。”决赛现场,2021级本科生韦笑笑将小西湖“微更新”之路娓娓道来。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兼顾居民生活质量,融入现代生活呢?小西湖街区“小尺度、渐进式”的微更新改造方案,为老城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兵支书”是对退役军人做村干部亲切的称呼。2021级研究生吴平先团队聚焦“兵支书”这一特殊基层治理主体,发掘安顺市“兵支书”制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独特能动优势与示范效应,让更多的“兵支书”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2022级本科生贺晶所带领的团队关注到“河流守望者”公益环保组织,“我们好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是什么促使河流守望者中心进行“公众化”“网络化”的改革,成功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困境,又是如何破解的呢?”怀揣着好奇心,团队探索着河流守望者组织的创新性变革之道。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慷慨激昂地描摹心中的公共管理蓝图。从问题的发现、矛盾点的突出,到对立的解决、新模式新方案的出现,展现公共管理领域的优秀典型。素履所至,惟实践方可看见真实的中国。备赛期间,同学们利用暑假、周末等课余时间,深入基层社会与社区居民交流;走进村庄,和村民们同吃同住,了解真正的百姓难题;发放调查问卷,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居民生活的满意度。“生活变好了,居民的幸福感提升了”,先进的公共管理方式能够真实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这是同学们的亲眼所见、动情之言。

大赛评委孙孝科教授赞赏了同学们选题的广度和深度,“我们要去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从案例研究中得到的反思与治理现状相结合,发展和完善我国治理体系,去探寻社会热点和专业热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孙孝科寄语学生。

本届比赛由南邮社会与人口学院主办,大赛历时约四个月,旨在为关注社会治理与公共管理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以实践为导向,以案例为形式,鼓励学生扎根生活、洞察社会。

通讯员 孙陈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