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馨火夜校”7年来累计惠农30余万人

紫金山新闻
2023-12-05 18:11
+关注

创办7年来累计惠及30余万农民,帮助5300余农民实现新就业、创造经济收益超4500万元……近日,南理工“馨火夜校”项目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典型授予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成为本次100个入选项目之一。

南理工“馨火夜校”项目始创于2017年8月,其项目创始人韩啸现为南理工辅导员,当年7月他刚从本校本科毕业,便加入南理工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营盘乡支教。由于当地中小学一般在9月初开学,在7月至8月这两个月的空档,韩啸和同团的郭书奇、丁昊泽、王叶萍3人便开始走村入户开展乡村调研。1个多月内,他们走访了营盘乡6个行政村、43个村小组,共计900余名农民。

调研结束后,韩啸和队友们心情沉重,他们发现当地农民群众对国家政策不了解、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缺乏科学产业技术等问题突出:贴在村口的告示,村民因不识字,并不能看懂政策文件;农闲时,村民们没有文化娱乐,往往聚在一起喝酒、打牌。就此,“扶贫要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想法深深根植在南理工支教团队友们心中,促使他们产生了创办“馨火夜校”,向农民宣讲党的政策、传授文化知识、增强其科学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念头,助力当时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说干就干,韩啸等4人连夜写好《关于改善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建议》《关于解决六盘水市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的建议》等调研文章,呈送当时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2017年8月27日晚6:30,借用贵州省营盘乡中心小学教室,“馨火夜校”第一届第一班开班。

听说外地来的大学生要给大伙上课,营盘乡十里八乡都轰动了,20多名老乡不计路程远近从各村各庄赶来,最远的约有二三十公里,步行需1个多小时。主讲人王叶萍就着教室里的白炽灯光向老乡们详细解答了何为“馨火夜校”,以及馨火夜校将为老乡们提供什么服务等,同时也征询大家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在众位老乡建议下,馨火夜校至此定下每周二、四为上课时间(农忙时节时间另议),时间为晚上6:30至9:00期间,每次上两节课,内容包括最新党的政策宣讲、农业养殖或种植等技能传授、就业技能培训等。

馨火夜校为当地农民送来知识和希望。营盘乡村民詹齐向是馨火夜校的一名特殊学员——2020年,曾在浙江工地务工的他砸伤了左腿,失去工作能力回到大山,仅有的工伤补贴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夜校学习中,通过电脑、台账使用等培训,表现优异的他被推荐到乡中心小学门卫后勤岗位工作,重拾赚钱养家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馨火夜校还带动乡村产业振兴。2017年,营盘乡政府曾号召农户不种玉米改种桃子,结果因为技术不成熟,桃子遭遇了虫害,销路又没有打通,乡亲们一年的心血白白浪费在地里。馨火夜校调研发现营盘乡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桃子,便邀请贵州农科院的专家教授进行种植讲解,提高农户种植技术,终于在第二年迎来大丰收,创收300多万元。如今,营盘乡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脆桃之乡”。

馨火夜校模式很快在贵州全面推广,截至目前,以馨火夜校为模板复制推广建校284所,累计政策宣讲课程3420余场、基础文化知识教学7200余场、特色产业技术提升3660余场,服务活动惠及30余万人次、创造经济收益超4500万元。

“如今馨火夜校依然保持每周两场频次为农民服务。”韩啸介绍,虽说学校支教团队人员一年一换,至今已轮换7批30余人,但7年来南理工支教团一直在延续夜校的各项服务,从未间断。“助力乡村振兴既是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我们组建支教团的初心使命!”南理工相关负责人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

通讯员 葛玲玲


打开紫金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