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年前,小李发现脚后跟长了一颗黑痣。经历了近十年的不断摩擦、摩擦、摩擦……“小点点”长成了“小葡萄干”。
莫不是黑色素瘤?

带着疑问,小李来到了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黑色素痣门诊。经医生的专业判断,果然是恶性黑色素瘤!
幸亏小李发现得早,一场手术,顺利切除了危机。
完整切除原发病灶后,医生准备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等等,痣都切掉了,还要做这个干吗?
专家表示:黑色素瘤不是一“切”了事啊,前哨淋巴结活检很重要!
黑色素瘤不是一“切”了事,前哨淋巴结活检很重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目前临床早期皮肤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外科诊疗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淋巴道的微转移状态,提供准确的病理学分期。
简言之,通过病理学手段,判断“瘤”的恶性程度,从而制定后续合理的临床诊疗策略,解除后顾之忧。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让活检更安全、快捷
整形美容外科胡亮副主任医师介绍,前哨淋巴结活检目前常用的定位方法是放射性核素和亚甲蓝两种。
二者都存着一定的不足:
放射性核素存在放射性暴露的危险;亚甲蓝,需切开皮肤,进行染色后通过视觉定位,此种手术创伤较大,准确率相对较低。
因此,胡亮在小李的手术应用了一项前沿技术: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它的优势是:
①无辐射。
②显影时间短、淋巴结停留时间长。给活检手术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③经济性:吲哚菁绿造影剂价格低廉。
胡亮术中向瘤周注射荧光示踪剂吲哚菁绿,可以沿淋巴管回流至腹股沟区域淋巴结,使用近红外成像设备激发使其产生荧光,进而精准切除活检。一个小时左右便完成了前哨淋巴结清扫。
专家提醒
据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1990年—2019年中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以每年3.5%的幅度逐年增高。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黑点”也许背后暗藏危害,以下几类,需要高度警惕:
1.短期内迅速长大的痣
2.颜色不均匀的痣
3.形状不对称、表面凹凸不平的痣
4.皮损不对称的痣
通讯员 朱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