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北方沙尘影响,虽然我市昨天解除霾黄色预警信号,但少见的浮尘天气仍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每次污染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后,门诊就诊病人都会有所增长,特别是咳嗽、哮喘的患者。”多位医学专家提醒,沙尘天气对健康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呼吸系统,空气污染对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甚至代谢都有影响,甚至可以危害全身各个器官,市民出行一定要做好防护。
沙尘也是传播病菌的媒介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咳了,周二晚上突然咳嗽加重,夜里更被咳醒,今天赶紧来医院看下开点药。”童女士一直受变异性哮喘困扰,平时常会在吸入包含花粉等的刺激性气味、接触过敏原后,引起病发,昨天一早她就来到省中医院就诊,“这次应该是浮尘天气没有做好防护诱发的。”而昨天记者在南京市儿童医院看到,呼吸科专科门诊也有不少患儿前来就诊,专科门诊处于满号状态。
省中医院呼吸科朱际平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每次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后,在一段期间内,前来就诊的患者都会有所上升,“特别是咳嗽、气管炎的患者。”受北方沙尘影响,南京也出现了少见的沙尘天气,“特别是周二下午,空气中悬浮着大量颗粒物,首当其冲的就是呼吸系统受到影响。”
“空气中灰尘、有机颗粒物等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破坏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引起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还会诱发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加重。”朱际平解释,“而可吸入颗粒是一个载体,还会附着细菌、病毒,让此前不太容易远传的病菌,几小时内就可以跨越千里,这又带来呼吸道传染病的上升,诱发感染、炎症,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市儿童医院呼吸科田曼主任医师提醒,市民特别是儿童等敏感人群,一旦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要尽快就诊,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对过敏、心血管等疾病也有影响
浮尘天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呼吸系统。
专家表示,3~5月是大风和沙尘的“主战场”,“春季本就过敏性疾病高发,叠加沙尘的影响,会出现更多过敏性症状,有些在本地不曾有过敏史的人,也有可能产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朱际平解释,浮尘中可能混杂有大量花粉、柳絮等物过敏原,引发一些皮肤过敏,“其实哮喘也是呼吸道过敏。”
此外,沙尘颗粒物沉积在皮肤上,使皮肤腺和汗腺阻塞,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皮疹;颗粒物进入眼部,引起眼部异物感、流泪,甚至发展为结膜炎、干眼症等眼部疾患。专家提醒:“如感到眼内磨痛、刺激流泪、眼球发红,且休息后不能缓解,可能是沙尘异物进入眼睛。建议闭眼休息,避免眼球频繁转动,必要时用人工泪液冲洗。如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就诊。”
也有报道和文献研究认为,沙尘暴天气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频发,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一份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空气污染与心脏病发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015年至2020年间中国心血管联盟-胸痛中心数据库中,近130万心脏病发作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医疗数据后,发现即使暴露在低水平的空气污染物中,也可能在一小时内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作。
室内室外都要做好防护
预防沙尘天气对身体的影响,防护措施必不可少。疾控专家提醒:在室内时,应及时关闭好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如条件允许,可以打开加湿器、空气净化器,提高空气洁净度。非不要,不外出,外出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眼镜可避免风沙对呼吸道、眼睛造成损伤。
“因为浮尘天气下,空气中PM2.5颗粒物增加,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佩戴N95口罩,对防护来说是最好的。但需要注意,3岁以下儿童不太适合戴过分密闭的口罩。”田曼提醒,此外,浮尘天气外出回家要立即洗手、洗脸,用清水漱口,清理鼻腔,如有条件应洗浴并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洁净舒适。
“沙尘天气时,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也可以有效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疾控专家补充。
通讯员 孙茜 于露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